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205章 不服

第205章 不服

每年朝廷都会派军北伐,谁曾想刚经历捕鱼儿海惨败,敌方竟迅速反扑。?2/咸¥`×鱼/|看`书£网??? |首,发$

众人震惊之际,朱元璋摇头叹息,缓缓说道:“此次并非针对蒙元,而是要攻打倭国。

不仅要打,更要彻底解决这隐患,将其从世上清除,发动灭国之战,以报复其屡次骚扰我沿海地区,挑衅大明的行径。”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群臣面面相觑,难以置信。

为何要攻打倭国?况且还是灭国之战?这岂非荒谬?倭国远在海外,无缘无故攻打它有何意义?

然而,朱元璋态度坚决,毫无动摇之意。

文官刘三吾率先站出,满脸焦急地劝阻道:“陛下,万万不可。

倭国虽桀骜不驯,但您已施行禁海政策,迁移沿海居民,设立卫所加强防御。

即便遭受一些损失也是难免的。

何必劳师动众,派遣大军跨海灭国?此举必将严重消耗国力。

恳请陛下三思,切勿因一时愤怒而兴兵。”

紧接着,多位御史相继发言,劝谏道:“陛下,大明初建,百废待兴,百姓贫困。

此时当以休养生息为主,不宜轻启战端。”

何况,如今大明还需防范北方蒙元频繁南侵,怎能在南方再次挑起战事?此等举措,实属不明智。

“陛下,请以元世祖为鉴。

那倭国远隔重洋,情况尚且模糊不清,贸然出兵、长途征战,一旦失利,恐损国威。”

“此外,倭国对大明构不成实质威胁。

不过是一片荒芜之地,蛮夷小邦,何须费心?如此兴兵,实为得不偿失。”

文官阵营中顿时响起一片反对之声。

就连位列首席的李善长,此刻也不禁愣住,满面疑惑地望着朱元璋,不知其为何突发奇想,要攻打倭国。

他不信朱元璋看不到此举的诸多隐患,那么此举究竟意欲何为?

李善长眉头紧锁,陷入深思。

武将方面如蓝玉、傅友德等人更是难以理解,但转念一想,既然是打仗,无论对手是谁,结果都一样——杀敌便好。

只是若是真的攻打倭国并实施灭国计划,必然涉及水战,这却让众人有些犯难。

并非大明没有擅长水战的将领,相反,不乏其人。

像虢国公俞通海、海国公吴祯,以及曾统领巢湖水军的廖永安、廖永忠兄弟,皆是水战高手。

他们在鄱阳湖大战中崭露头角。

然而,他们均已辞世。

自大明建国以来二十多年间,未曾再经历水战,仅存的几位有经验的水师将领也相继离世。

旁人对此一窍不通,致使局面略显尴尬。

然而,这并无大碍。

在蓝玉等人眼中,只需找到倭寇老巢,直接进攻即可。

毕竟这是灭国之战,历史上有几人能做到?定能名垂青史。

他们怎会放过这一机会?

此时,不同于文官们的犹豫,蓝玉等人齐声赞同:

“陛下英明,倭寇不知好歹,该狠狠教训!”

“我朝乃礼仪之邦,岂容蛮夷挑衅?必让其尝尽苦果,明白尊卑!”

“末将领命,请陛下准许出兵,彰显国威!”

一时间,奉天殿内气氛紧张。

文官多持反对意见,武将则一致支持。

双方互不相让,争吵不断。:2\3?83,看t?t书@?网?;` ?\首μo?发?:

以刘三吾为首的文官们言辞激烈,唾沫四溅。

即便冠帽掉落也全然未觉。

蓝玉等人虽无文采,却也回击几句“汝母”之类的话,最终陷入劣势,只会反复重复这些粗俗言语。

若非禁止动武,早已拳脚相向。

顿时,殿内喧哗不堪,乱作一团!

朱元璋听得头疼,脸色铁青,拍案怒喝:

“全都闭嘴!如此吵闹,成何体统!

朕的话还未讲完,你们急什么?”

声音如雷贯耳,震慑全场。

众人这才停止争执,归于平静。

朱元璋冷眼一扫,继续说道:

“你们的理由,朕岂会不知?”

若非如此,我怎会容忍倭寇屡次挑衅?但那是过去的事了。

世间没有永远安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