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 第206章 无话可说

第206章 无话可说

会唱反调?

他就是要看看,李善长是否真会一意孤行。

此刻,他已经得到答案。

既然对方冥顽不灵,也休怪他手段强硬,不顾情面。

正欲开口之际,

一直沉默的朱标忽然站出,急忙转移话题:

父皇,既然主帅人选尚有分歧,

不必急于决定!

近期内也无法出兵,

筹备粮草、军需等事务需要时间。

儿臣认为,不如暂时搁置此事。

趁着这段时间,不如试着种植些土豆,也好让大家亲眼看看它的产量。

毕竟,这种作物的收成,只有父皇见过。

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还有文武百官都很好奇呢。

让大家心里有数,不是更好吗?

李善长完全不知道老朱的决心!

但通过昨日的交谈,朱标已经清楚地明白,老朱这次是铁了心要采取行动。*x/s~h·b-o?o!k/.\c?o-m′

为了防止李善长与老朱关系恶化,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朱标立刻站出来缓解紧张气氛。

他生怕下一刻老朱就会下令将李善长推出去斩首。

毕竟,李善长可是开国元勋中功绩卓着的老臣,还是淮西派系的领袖,甚至曾是他老师。

实在不能轻举妄动。

随着朱标的话音落下,原本屏息以待的大殿内众臣也迅速回过神来,纷纷附和支持朱标,缓和了剑拔弩张的氛围。

见此情形,老朱气得狠狠瞪了朱标一眼。

但事已至此,也无话可说。

于是冷冷说道:

“韩国公经验丰富,此事还需再慎重考量。

照太子所说,暂且搁置,以后再说!”

李善长听后心中一喜,连忙拱手谢恩道:

“陛下英明!”

群臣也随之松了口气,齐声道:

“陛下英明!”

“好了,既然如此,今日就到这里,诸位退朝吧!”

老朱内心冷笑,表面上却平静如水,挥手示意退朝。

“臣等告退!”

众人随即跪拜行礼后离开。

众人未作停留,迅速转身朝殿外而去。

李善长年岁已高,手持拐杖,走在人群之后。

虽显老迈,步伐却平稳有序。

今日之事,他心中暗喜。

不仅压制了朱标的势头,也让朱元璋意识到淮西集团的坚定立场。

他深知,朱元璋不会容忍淮西集团的势力被持续削弱。

李鸾身陷诏狱,此时也因局势的微妙平衡而暂时安全。

朱元璋深谋远虑,断不会轻举妄动。

或许还会借此机会示好,尽早释放李鸾。

想到此处,李善长嘴角隐约浮现出笑意,脚步愈发笃定。

然而,他与满朝文武皆未曾察觉,此刻朱元璋正坐于龙椅之上,目送李善长离去,眼中已满是决绝之意。

朱标所料不错,李善长并非可以轻易处置之人。

无充分理由与确凿证据,贸然杀之,只会引发天下非议,留下昏庸暴虐的骂名。

那些史官笔下的青史,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污点。

朱元璋并非轻率之人,不愿背上如此恶名。

正是因此,李善长方才得以暂时脱身,朱元璋亦选择隐忍以观其变。

如今局势已变,老朱既应允朱政征伐倭国之事。

为助其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老朱决意倾尽全力,哪怕背负骂名亦在所不惜。

这些微不足道的指责,他何曾放在心上?纵使引发些许动荡,又算得了什么?

这天下乃是他赤手空拳打下,岂容他人置喙?别说一个李善长,便是千人、万人,若挡了朱政的道,他也绝不手软!

他有这样的底气,足以震慑四方。

自古以来,帝王向来独断专行,无所顾忌。

此大明江山,本就属于老朱家,他的话即律法,即规矩!顺从者兴,违逆者亡!

无需任何借口!

“父皇……”

见老朱气势愈发凌人,朱标心生不安,欲劝又止。

老朱只是冷冷扫了他一眼,随即不再理会,径直离座而去。

朱标无奈摇头,却满心忧虑。

李善长等淮西文武果然如预期般对朱政充满敌意,而老朱态度强硬,始终未明确说明对朱政身份的考量。

夹在两人之间,朱标左右为难。

思虑良久,毫无头绪,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朱标叹口气,暂且放下烦恼,离开奉天殿回东宫。

刚到书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