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屏蔽的相位偏移技术,有一个巨大的好处。_3\3*k~s¢w·.\c¢o¨m_
那就是...
你可以躲在异相位内,单方面观测主宇宙相位。
什么叫单方面观测主宇宙相位?
简单说就是,因为我没完全脱离主宇宙相位,所以即便是转移到了另一个相位维度上,但依旧能观测到主宇宙相位的一切。
但从主宇宙相位上,却看不到我。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有100个相位维度,主宇宙是1,而我藏在2-100中的一个内。
那么,我永远知道你在1号相位维度,但身在主宇宙相位的你却不知道,我在2-100中的哪一个。
所以,我能定位你所在的相位,但你却不能定位我。
但我不能对你进行干涉,比如攻击又或是通讯等等,任何会造成干涉的行为,都将导致偏移会被打破。
“能量消耗方面呢?”
“能量消耗确实很大,但对于联邦来说,也不算什么,关键在于...每次异相空间相位偏移的最大时间,就只有78小时,一旦时间到了,相位偏移便会立刻被打破,从而回归到主宇宙相位上。”
“能用在战舰上吗?”
“可以,但需要重新设计战舰才行。?c¨h`a_n~g′k′s¢.+c~o/m_”
陆轩点了点头,并给出答案。
这个问题,他与他的团队早就研究过。
首先...
相位偏移发生器(pharator),要安装在战舰龙骨中枢,由零模块或类似能源驱动。
虽然陆轩说能源消耗对联邦而言,不算什么。
但也不是普通能源能带动的。
其次,需在战舰内安装空间褶皱稳定器,用于防止舰体在相位转移时因维度应力解体。
最后,还需要布置量子同步阵列,以及战术观测窗。
前者用于保持舰内人员/设备与主宇宙的弱量子纠缠,避免"相位错位"导致物质消散。
后者则允许单向观测常规宇宙。
所以,想要将这项技术应用至战舰上,那就只能重新设计战舰,光靠改造现有战舰是行不通的。
------
一天后。
一份详细报告,被送到了林宇面前。
正是关于大麦哲伦星系,第十三科研院的异相空间偏移技术报告。
而在看完报告之后,林宇立刻要求参谋部,对于这项技术应用于战争的可行性,做出初步评估。
毕竟,这在林宇眼中,已经是可以改变战争形态的一种技术。/微·趣^暁\说.王. .勉\费~悦~黩.
他,不得不重视。
同时,他还要求陆轩立刻研究,要如何破解这一技术。
既然作为一个准六级文明,我们能搞出这样的技术来,那么真正的六级文明呢?
即便六级文明不行,那七级文明呢?
正是因为林宇明白,这项技术是有多可怕,所以才会这么急迫。
毕竟,在本星系群时,除了尼克斯文明之外,联邦最多也就遇到过准五级文明的德蒙帝国。
而当走出本星系群,抵达m81星系群,尤其是玉夫座星系群之后。
这五级文明都快满地爬了。
那么,当联邦继续向外扩张,是否在下一个星系就会遭遇六级,甚至是七级文明吗?
总不能等遇上拥有这一技术的文明,才去思考要如何破解吧?
林宇不能赌,也不敢赌。
然而,让林宇有些意外的是,当他提出这样的要求后。
陆轩的回复是,第十三科研所其实早就开始研究反制手段,并且已经有了方向。
主要是两大方面。
一个是侦测方面,使用量子退相干扫描。
原理的话...
相位偏移会导致局部空间出现微弱的量子退相干痕迹(类似水面涟漪),通过高灵敏度量子传感器可探测到异常。
索要开发的设备有两个,一个是量子共振阵列,另一个是超导干涉仪。
前者覆盖范围预估可达到30光秒,后者精度需达10^-18米级空间波动。
如果成功的话,将可以定位目标的大致方向,但无法精确定位目标所在的相位维度。
如果需要大范围防范,便只能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