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如今国库充盈,前线将士的粮草辎重供应无忧,但五大海关的建设对他而言,却是毫无头绪,完全不知从何下手。
一旁的工部尚书单安仁,同样是满脸愁容。他曾是元末青军元帅,归降朱元璋后,在工部尚书任上大放异彩。负责操办南京城内众多宫殿、庙宇的营建时,他清正廉洁,亲力亲为,不仅精心绘制图纸,还日夜督工,最终工程不仅按时完工,还严格控制在预算之内,深得朱元璋的赞赏与嘉奖。
随着年岁渐长,洪武十三年中书省撤销后,单安仁便选择致仕还乡。然而此次郭桓案牵连甚广,朝堂之上人才紧缺,他也无奈被重新启用,再度扛起工部尚书的重任,面对五大海关建设,同样是束手无策。
“小胖殿下,五大海关一事,还请指点迷津!”单安仁语气诚恳,眼中满是期待。
朱高炽见二人言辞恳切,又是德高望重的老尚书,实在不好拒绝,当下吩咐侍从取来沿海堪舆图,铺展在众人面前,提笔落在图上一处,缓缓开口道:“二位尚书请看,这天津可是个得天独厚的好地方啊!”
朱高炽手指轻轻点在天津的位置,眼神中透着睿智的光芒,“诸位可知,天津之地,乃是九河下梢,众多河流汇聚于此,海河贯穿其中,形成了天然的水运网络。¢x¢n*s-p¢7^4¢8,.~c¢o·m/这海河,便是天津发展的命脉所在。”
顿了顿,朱高炽继续说道:“自南而来的漕运船只,可顺着运河一路北上,直达天津。南方的粮食、丝绸、瓷器等物资,能够通过这条水路,源源不断地运抵此处。而北方的皮毛、药材等特产,也可经天津装船南下。如此一来,天津便成为了南北物资交流的重要枢纽。”
他指着堪舆图上的河道走向,详细解释:“看这海河,河面宽阔,水深适宜,大型船只亦可畅行无阻。从天津出发,沿渤海湾东行,可与辽东半岛相连;南下则能抵达山东半岛,进而通往江浙沿海。这海上交通之便利,是其他诸多地方难以比拟的。”
“不仅如此,”朱高炽话锋一转,“天津背靠幽燕距离北平不远,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一旦五大海关建成,天津海关可作为北方的门户,既能守护幽燕的海防安全,又能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各地商贾前来贸易。”
“想象一下,四方商船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商铺鳞次栉比,那将是何等繁荣的景象!”
徐铎听得入神,忍不住开口问道:“小胖殿下,依您之见,这天津城该如何规划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呢?”
嗯,这位户部尚书颇有几分捧哏的优点。
朱高炽微微一笑,继续说道:“首先,港口建设至关重要。需在海河沿岸修建大型码头,配备完善的装卸设施,提高货物的吞吐能力。码头周边,可规划仓储区,用于存放各类物资。同时,要修建宽阔平坦的道路,连接码头与城内,方便货物的运输与集散。”
“其次,城内可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域。靠近港口之处,设立商业区,吸引各地商人开设店铺、货栈。在商业区周边,建设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