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岁岁想过考清北大学,但专业跟她不对口。
她虽然穿到了遍地是机遇的年代,但她不想放弃老本行。
除了有德高望重的中医泰斗成为她的领路人,还要有学历加持,才更让人信服。
林岁岁说:“我想上北医,至于专业,还没想好。”
中医学,针灸推拿,中药学和康复治疗这些专业,她挺挺擅长的,一时间很难抉择。
刘云了然地点头。
等闫军一下班,就把林岁岁的想法告诉他。
闫军完全相信林岁岁在中医方面的天赋,就怕她的分数不够。
他这一生刚正不阿,但为了岁岁高兴,他愿意放下身段给她求一个前程。
于是乎,闫军再三纠结,拨通了北医校长办公室的电话。
徐庆安接到闫军的电话,十分诧异,但还是毕恭毕敬地开口:“闫局,什么风吹醒了您的记忆,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
闫军清了清嗓子:“北医今年是不是恢复招生了?”
“对,不过极有可能爆冷。”
华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医更是需要强大的文化知识底蕴和超乎常人的耐心。
很多人埋头苦学,也只是学了点皮毛,无法出诊,无法赚钱养家,自然而然选择了放弃。
现在人们更推崇西医,中医有没落的趋势。
徐庆安一首为此头疼。
闫军说:“我这里有个好苗子,你要不要收?”
徐庆安幽幽地说:“劳烦闫局亲自给我打电话,你那位好苗子学习成绩肯定不行吧?”
如果学习成绩好,他也没必要一把年纪丢了节操。
闫军不喜欢别人说林岁岁不好,哪怕说她成绩不行也不愿意。
他理首气壮地说:“谁说岁岁学习成绩不好的,我是怕成绩出来之后,你抢不到这么好的苗子,特意打电话告诉你一声。”
闫军说完,还不忘补充一句:“要是被别的省中医大学抢走这么好的苗子,让京都流失人才,你哭都没地方哭。”
徐庆安对这位老爷子的品行略有耳闻,他不是会夸大其词的人。
难道真是个好苗子?
徐庆安问:“她叫什么名字?”
“林岁岁。”
徐庆安记下这个名字了。
等高考成绩出来,只要不是太离谱,冲闫军的举荐,他会毫不犹豫出击的。
林岁岁并不知道这些。
她给闫军针灸了一个疗程,又留下了药方就跟时谦回大运村了。
董民和陆光结束高考之后,就去黑市搞投机倒把了。
年前最后一个月,可是赚钱的大好时机,他们才不会放弃这个机会。
林岁岁也开始准备年货。
不管有没有意外,这都是她在大运村过得最后一个年了,当然要好好过。
她在供销社订了很多东西,还让董民和陆光给她找一些猪肉和鸡蛋。
林岁岁一张口就要三十斤猪肉,董民都震惊了:“岁姐,你要这么多猪肉干什么?”
“请大家吃个团圆饭。”
她过完年就要去京都读书了,但时谦和爷爷暂时还走不开。
她担心时谦上工之后,会有人欺负爷爷和小花,准备请关系不错的人吃顿饭,拜托他们照看爷爷。
“那也用不了三十斤猪肉吧。”
这年头,谁家请客会炖三十斤猪肉?
“我们过年也要吃的。”
现在的猪都是纯粮食饲养的,没有任何催熟剂,香得很,当然要多吃一些。
“好吧。”
岁姐确实有这个实力。
董民去收了。
林月娥也准备好好过这个年。
因为他们家马上要出两个大学生。
林月娥和楚恒去供销社买东西的时候,正好碰见林岁岁。
林岁岁的东西摆了满满一柜台,她正和小琴说说笑笑。
小琴握着林岁岁的小手,恋恋不舍地开口:“我希望你考上大学,又不希望你考上。”
身为好姐妹,她希望林岁岁的日子越来越好,但又不希望她离自己越来越远。
人类真是个矛盾的物种。
林岁岁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我们以后相处的日子多着呢,别忘了,你姐姐年后也要搬去京都了。”
方正勋在京都的工作己经稳定了,并且分配了宿舍,一家人打算过完年再走。
“忽然有些羡慕嫉妒姐姐。”
林月娥伸长耳朵听两个人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