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姐将首饰盒子放在桌上打开,盒子底下铺着红绸,上面端端正正地放着一根浅绿色通体透明的琉璃簪子。*3-y\e-w·u~./c_o-m¨
赵靖现在还没办法完全控制玻璃的颜色,而这一支是机缘巧合下,烧出来的最完美的一支。
魏青雁看见那簪子顿时眼前一亮,上前拿在手里对着外面的光看,连声夸赞道:“好通透的簪子。”
奉墨凑着脑袋瞧,也忍不住吃惊道:“这真的是用琉璃做出来的吗?”
魏青雁轻轻抚摸着簪子莹润的表面,对赵靖道:“这样的簪子,若是在京城,便是一千两也有人买。唉,可惜现在中原大乱,商道几乎不能走。”
赵靖道:“这样的簪子现在还是要靠运气,新烧出来的簪子品质不一,还请小姐安排专门的人挑选分类。还有一个问题,现在烧簪子的都是些工人,他们并不会设计簪子的样式,能不能劳烦小姐为我请两个制作首饰的高手?”
魏青雁略作沉吟,道:“我可以回去问一问,只是赵大人不要抱太大的希望。魏家生意虽多,但是在首饰上并没有。”
赵靖拱手道:“是我麻烦了小姐。”
周小姐在一旁见两人一答一合,所言皆是生意上的事,心里暗想难不成是杨二娘胡说的,郎君和魏大小姐并没有什么。¢E·Z+小`说^网` ^无+错^内¨容^
不过她看二人,一个是自己的夫君,在她眼里,样貌能力品德无一不好;另一个是出落得亭亭玉立的大家小姐,真可谓一对良配。
赵靖又让人去把其他的簪子拿来,和周小姐拿出来的这一支一比,其他便逊色许多了。
魏青雁一面仔细打量着簪子,一面看着手里的,心想赵靖对这位周小姐果然不一般。
看完货,两人粗略地定下了价格。
魏青雁又道:“大人,这些天路上不大太平,商队的曲师傅说,想请大人拨些人给他当护卫,不用太多,一二十个人就够了。”
赵靖自然也知道,随着各地叛军四起,各地的山贼盗匪更是多如牛毛。
“这件事容易。”
说完赵靖便叫人把刘世财请来,说道:“世财,在你手下挑二十个精锐,明天跟着魏家的商队做护卫。”
刘世财拱手道:“好,属下这就去安排。”
等到魏青雁从衙门走的时候,那二十个人已经选好了。
送走了魏青雁,砖窑和琉璃厂也慢慢步入了正轨。
临水县的纺织厂和郭小德管理的铁匠铺也在一天天壮大。¢n′e-w!t¢i^a′n.x_i!.!o·r-g·
到了十月,杨知府还是没有放弃,几次三番地派人过来,不是催税收就是想调赵靖去别处平叛。
每次这些人来的时候,赵靖都故意让人放出风去,弄得满城皆知。
百姓们知道知府衙门来的人是来收税的,便聚在大街上等待消息。
当知府衙门的人悻悻地从县衙门里出来,迎接他们的便是满城百姓充满愤怒的视线。
如此再三,不用赵靖挑拨,每次有上级信使来的时候,百姓们便怒气冲冲地上去拦着叫骂。
那些信使怕惹了众怒,也不敢拿出上差的架子来,几次都要赵靖解围,他们才能不被激愤的百姓打死。
同时整个十月,赵靖也在吉和县开始重新丈量土地,把那些无主的荒地分给失去土地的流民或者百姓。
有鉴于临水县的教训,这次吉和县的富豪乡绅们都十分乖巧,以魏家朱家两大豪门为首,他们不但不敢多占土地,而且还响应赵靖的号召,主动交出部分土地给衙门。
这样赵靖倒不好再对这些人下手了。
转眼到了十月底。
被戎丰人毁了的城墙和百姓的房屋,都用赵靖烧的砖重新盖了起来,而且比以前更加坚固了。
在这期间,忽野部那里出了一点小事。
那个本来和阿奴和商议好了,用援兵换阿依汗的西尔部,在知道忽野部毁约之后,集结人马开始进犯忽野部。
赵靖命刘狗儿领兵助阵,在精良的武器和战法的加持下,刘狗儿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打趴了西尔部。
西尔部为了表示臣服,也送了些奴隶到吉和县。
赵靖恢复了这些奴隶的自由,并分给了他们土地。
内部稳定,外部也暂时没有强敌,而大乾国西南的叛军却是越来越厉害了。
都指挥使领兵各地平叛平了近两年,结果现在叛乱的火越烧越旺,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