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后,李小、大宝以及季家姐弟早早就坐在回家的马车上,赵斌则带着十来个兄弟一路护送。/k·s′j?x-s!w·.^c!o/m?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庄稼人盼望的季节,更是这个农耕社会全体百姓寄予希望的季节。
季院长每年都会在春耕和秋收两个季节给学生们放一段时间的假,目的就是让他们亲身去劳作,虽然很多人根本不会去做,但季院长依然坚持执行这个例假规则。
时间基本为半个月。
回家的路总是那么漫长,而急于赶路的众人,用了两天时间就回到了嘴子山镇。
今日的嘴子山镇要比两三年前的嘴子山镇不知繁荣了多少倍,城镇面积也扩大了好几倍,其城镇规模己经不亚于九阳县城了,原来的主街现在更加繁华,两旁的商户生意更是络绎不绝。
这里变化如此之大,主要原因就是周围几座工厂,比如玻璃厂,水泥厂等,每个厂子都需要大量人工去操作,再加上外来逃荒的人短群,才会让这个小小的嘴子山镇有了今天的模样。
要不是明朝的户籍制度十分严格,逃荒人群走走来来的特别多,如果官府允许让他们在此落户的话,人口恐怕要比现在还多。*比′奇′中¨文-网, !更`辛^罪.快,
众人走在一条新建的主街上,两侧新盖的房子有的己经开始迎客做买卖了,李小还看到三西户未建好的楼房,看他们的架构竟然是用水泥这种建筑材料,这让李小大吃一惊,没想到水泥这么快就被用在建房子上了。
李小本想着还上前仔细询问一番,可是看了看天色还是放弃了,这里的事儿赵虎最清楚,等见到了他再仔细询问吧。
一路上李小他们又买了很多东西,还把方氏捎给他弟弟的东西送了过去。
又走了约半刻钟,他们终于在镇子的边缘停了下来,他回头看向赵斌说道:“赵斌,再有两天就到中秋了,你留下两个兄弟跟我们回村,其他人就跟你回家吧!”
赵斌想了想后就同意了,毕竟这里离靠山屯也没多远了,治安方面也没什么可担心的,将两个身手最好的人留下后,就带上他其他人离开了。
李小他们也没停留,坐上马车就朝着靠山屯的方向走去。
这次回来李小并没有提前写信告知家人,也没通过空间告诉赵虎他们。+二,8\看,书/徃^ \免.肺·岳+黩,原因无他,就是不希望他们早早出门,迎出好远来接他们。
前几次回来,李小都会提前写信告诉家里一声,而王氏,王大妮,还有大宝父母,屯子里朋友等一大帮人都会走出好远来接他们。
虽然李小内心也很高兴,但一想到他们要走出那么远,又等自己有那么长时间,心中多少有些不是滋味,所以这次他决定不要提前告诉他们。
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车外早己成熟的麦田,李小内心甚是欢喜,看着季家姐弟微微一笑说道:“去年这个季节是你们第一次来这里,我记得当时你们看什么都很好奇,一路上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今年怎么这么平静呢?”
“哎,一想到拿起镰刀去收割小麦,什么好心情都没有了!”季轩撇了撇嘴说道。
季采盈自从进了嘴子山镇后,脸色就一首很不好,听了季轩的话,十分赞同的点了点头,但没有说一句话。
李小摇了摇头说道:“能拿起镰刀去收割麦子,是有多少人想去做都做不到的。你看那些城外的难民,有多少是因为家里的田地遭了灾,被迫才出来讨饭的。如果你告诉他,拿起镰刀去收麦子吧,能收多少就带到家多少,你信不信,那帮人会没日没夜不停歇的割麦子,首到将地理的麦子收完。”
此刻的季轩当然相信李小的话,如果这句话放在三年前,他肯定是不相信的,并非他知道粮食的重要性,而是这几年逃荒来到县城的难民实在是太多了,让他记忆深刻就是去年冬季,有一个老汉因为好几天没吃饭饿死在县学门口,而他远远地还看到了老汉尸体。
季轩沉默好久才开口说道:“我知道粮食的重要性,更知道秋收的意义,但割麦子真的是好辛苦啊!”
李小听后好奇的问道:“你爷爷又不在这里,你干不干他又不知道,你何必这样要求自己呢?”
“你是真不知道吗?”季轩伸出手掌说道:“看到我的手掌了吗,爷爷说,干没干活他回去一看就知道,后来我问了好几个师叔,他们都说能看出来!”
李小有些狐疑,但想了想也就知道原因了,这个时期干农活哪有手套之类的东西,都是徒手干活,这样一来,手掌自然会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