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还行。
可现在,船队在巨港直接公开招募,那三佛齐的王子更是不留余力。
直接导致,他们在南海诸夷的招募工作陷入困境。
“不碍事!”
“去西南边境,去北境,大把的人手。”
“虽说远是远了点,路上需花费一定的时间,来了就好说!”
“蒸汽机车往边关输送弹药装备后,回程便可拉一批民夫。”
“另外亦可在边关设立一些厂子,就地用人!”
“将最近完善的技术,放入学校中,大力培养一批学子们。”
“已经小有成就的学子,可自行回家创业,亦可通过考核加入民械司和兵械司。”
朱十一,说道。
以前不再边关设立厂子,一来是有老朱的掣肘,他并不可能掌握全部的边关。
如今倒是不碍事了。
二来是各种研究项目累在一起,墨家弟子以及工匠们,实在是腾不出人手。
现在随着各项研究进程的加快,下面不少工匠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大明各项设施,也完善了起来。
一些重工业也可以放在边关,带动边关经济了。
“啊?”
“王爷且慢!”
“这我等辛辛苦苦的培养出来的学子,让他们自行回家创业?”
“这,岂不是造成人才的流失啊!”
“而且,万一有那居心叵测之人,毫无规矩约束,那到时候只怕是祸国殃民啊!”
墨家巨子,急眼了,急忙说道。
以前,这些人只要是经过墨家教育出来的,那都是墨家弟子。
他墨家也急需新鲜血液进入。
他本来是想着,让这些人全部进入民械司亦或者兵械司。
如此一来,墨家势力发展的快,民械兵械亦是可以大规模扩展开来。
可一旦允许他们自行回家,那问题来了。
现在从学堂出来的学子们,并不认为他们是墨家弟子。
还需要进一步强化规矩,否则到时候,这些人想当然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可不就是为祸四方啊!
“考虑倒是得当!”
“时代不同,朝廷自然要出台新的制度来约束百姓。”
“但,同样,我大明的科技亦是要百花齐放。”
“一味的让他们留在民械司和兵械司,反而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若是有人愿意自助创业,短期内,人数少还看不出来什么,但人数多了,就会有不一样的东西出现。”
朱十一,开口道。
科技树的枝蔓那么的庞大,他一个人,就一个脑子,也记不住多少。
现在研究出来的东西那么多,是时候放权让众人集思广益了,产生各类的衍生品了。
要不然就呆板了。
民间的大神,可不是少数。
光靠笼络才能够笼络多少。
而且,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在他倾尽全力的培养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兵械司和民械司多少有点被他牵着鼻子走了。
甚至成了他说啥就是啥,严重的限制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让这些落榜学子回乡创业,然后隔一段时间普查一下,说不定还有惊喜出现。
“可是王爷,那学子乃是朝廷花费了巨大的代价才培养出来的,若不用,置之不理的话,岂不是浪费了!”
“虽然他们在学堂展现的能力并不是太突出,但需要时间的磨砺,以及实践啊。”
“放回乡野,哪有这么兵械司这么好的条件来培养他们!”
“还请王爷三思!”
巨子,急声道。
培养一个学子,可是不容易。
按照以往的规矩,那是照单全收,进了兵械司,民械司再培养培养。
现在加了一个考核,毫无疑问,必须要有录取率出现。
甚至还会出现家境殷实的弟子们,根本不愿进入,调头去搞其他的了。
“没错,目前两司的确是人才缺口比较大,但同样民间毫无工业根基可言。”
“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培养出来的学子越来越多,人才将会趋于饱和,光是要两司消化,毫无竞争力可言,容易磨洋工。”
“兵械暂不论,但民械不能出现一家独大的场面。”
“必须要打造出来百花齐放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