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丞相,营外有一女子求见,来人声称是扩廓帖木儿的妹妹!”
正交谈之际,一名侍卫禀报道。
“我妹妹?”
扩廓帖木儿,眼神中浮现出来一道疑惑,不应该啊。
他妹妹不是秦王妃吗?怎么还能来这里?
“来了多少人?”
扩廓帖木儿疑问道。
“只有一人!”
侍卫回道。
“该不会是你妹妹偷跑出来的吧!”
咬住,看向了扩廓帖木儿。
观音奴成为秦王妃的事情,在蒙古不是什么秘密。
大家都知道扩廓帖木儿深受朱元璋看重,朱元璋可谓是对其极尽怀柔。
只是扩廓帖木儿一直不给朱元璋面子。
“应该不可能,堂堂王妃,若是能轻易的来到和林,那这大明的守卫也不过如此。”
“可见其中必有蹊跷。”
扩廓帖木儿,摇摇头道。
要是能跑早就跑出来了,哪会等到现在。
“来人,快快有请。”
丞相咬住,接着说道。
“是!”
……
不多时的功夫。
一脸风尘仆仆的观音奴,来到帐中。
“兄长!”
“小妹!”
久别重逢,扩廓帖木儿与观音奴,泪眼婆娑。
良久之后,两人心情这才稍定。
“听定王府的人说,兄长败兵逃走,小妹猜想兄长必定来到和林,方才快马加鞭,赶到和林。”
观音奴,兴奋的说道。
“朱十一?”
扩廓帖木儿一脸疑惑,这消息,还会告诉小妹?
“你这一路上怎么过来的?”
“沿途关卡,轻易就放你离开了?”
咬住,疑惑的问道。
“回丞相的话,朱元璋微服私访至秦王府……之后定王请下圣旨,放我自由,许我离开秦王府。并且让我持有圣旨,一路上沿途关卡,才没有任何的阻拦。”
观音奴,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的诉说了一遍。
“啊?”
“这……”
“还有这等离奇之事?”
一时间,大帐中所有人,皆是惊叹无比。
完全没有想到,朱十一竟会如此。
“兄长,我这一路走来,我蒙古已投降的各部落部民们生活美满,滋润无比。”
“如今的大明在朱十一的治理下,国力已然空前绝后。”
“而且,朱标又是明君,有贤相朱十一的辅佐,大明一派欣欣向荣之态。”
“小妹,想劝兄长,还是投降大明吧!”
“兄长抵挡明军实在是不明智之举,我虽在秦王府不得宠,可对于外界之事,还是有所知晓的。”
“朱十一派远航船队前往番洲,收获大量的金银,粮食,大明周边的国家,根本无法抵挡大明攻伐的脚步。”
“兄长若是一味的抵挡,只怕会让部民们损失殆尽。”
“我虽不懂战事,可,大明的国力,那是有目共睹啊!”
“即便兄长能够轻易胜几场,可日子久了,大明拖都能够将我们拖死。”
观音奴,苦口婆心的说道。
若说她在秦王府的时候,还有一些想念草原。
可,自从离开秦王府,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从繁华的西安,来到漠北的和林。
真可谓是从天堂到了地狱中。
百姓生活的对比极大的冲击了她的内心。
不出来不知道,一出来吓一跳。
“胡闹!”
“我深受君恩,岂能辜负!”
扩廓帖木儿,依旧是坚定的说道。
“小妹想问兄长,君在哪里?”
“元朝已经灭了!”
“我知兄长是想要光复元朝,可这可能吗?”
“兄长明明知道这是以卵击石,为何还要送部民们战死疆场。”
“你不为你自己考虑,但是也要为部民们考虑考虑吧。”
“再说,额勒伯克汗已经投降大明,兄长这个时候投降,也没有人会说兄长不忠了。”
“再者,大明有此贤相,连小妹我的这点想法,都关注到了,毫无上位者的独断专行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