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繁星如织。
西月份的天,夜晚还是有些冷的,远处有风吹来时,皇帝身后的女官贴心的送上了披风,但被皇帝摆手拒绝了。
大周,帝都,紫禁城,上阳宫。
这里,是整个庞大帝国最至高无上的地方,此时,这里站着这个帝国最大的权力者。
她是昔年高宗的皇后,但现在人们称她……
皇帝!
上阳宫前的广场很大,也很空旷,那些值宿的禁军都站的远远的,只有皇帝和她身后不远处的女官在向远处走动。
夜风习习,吹动了皇帝的衣摆,就连她鬓边的花白的头发也在风中微微飘动。
皇帝的身形偏瘦,头上也只用了一根木簪挽着头发,苍老的脸上无喜无悲。
夜风中,那件玄色龙纹衣袍穿在她身上看上去有些单薄,再加上此时她身后只有那位女官相随,看上去竟是有些落寞。
“草原使者那边,都安排好了么?”
皇帝一边走,忽的想起来了什么,便问了一嘴。
“鸿胪寺那边有影子看着,就目前来说并无异常,那些草原蛮子还算是守规矩!”
女官轻声回应道。
作为皇帝的绝对心腹,她知道皇帝可不是问她有没有招待好草原使臣,而是那些人有没有搞幺蛾子。
女官名叫林婉儿,其祖父林褚乃是高宗朝一位重臣,后林婉儿因祖父获罪而遭受牵连,和其母被罚入宫为奴。
那一年,她才五岁!
林婉儿在宫中掖庭长大,因处事谨慎,天性聪慧,受到了当时的天后青睐,于是天后亲自将其带在身边。
后天后进位圣母皇太后,她便成了女官,那时候,她还是个娃娃。
上元七年,天后废帝自立,林婉儿便常代草拟诏书,审阅百官表奏,差不多相当于明朝的内阁成员,是皇帝心腹中的心腹。
以至于朝堂上都称其为内相。
“今天朝堂上朕力排众议,要送皇子和亲,此事,你怎么看?”
林婉儿闻言,本就弯着的腰立即弯的更狠了:“圣明无过吾皇,圣天子圣明烛照,所思所虑,奴婢卑贱之人,不敢妄言!”
“油嘴滑舌,你这些年倒是越发圆滑了!”
好话谁都喜欢听,皇帝也不例外。
她摇头笑了笑,随后又轻叹了口气。
“只是谨慎这一点,这么些年了怎么还是这般?生怕走错一步路,生怕说错一句话,你与朕君臣多年,难道觉得朕是听不进去劝谏的昏君?一言不合就动手杀人?!”
“奴婢不敢!”
如果换了其他臣子,听到皇帝这话肯定是要在心里吐槽的。
你是不是这种人你自己心里没数吗?
这些年因为反对你,被你找理由咔嚓的人有多少你还记得起来吗?
远的不说,因为反对皇子和亲而被你砍了的那位,现在尸体都还没埋下去呢!
当然,这是对其他人而言,可林婉儿不同。
她是从罪官家眷被武皇破格提拔上来的人,相对于君臣,她们更像是主仆,有些话别人不敢说,但她可以。
“你不愿说也罢,只是这件事你所想,恐怕和朝中那些老臣也是一般心思,大抵是不情愿的。
只是你和他们不同,他们反对皇子和亲,是怕朕会立武家子嗣为后,到时候他们这些前朝老臣难以自处。
你不愿……大抵是不愿朕落下骂名的!”
武皇说这话的时候,也是偏头看了看站在她不远处的女官。
犹记得初见林婉儿时,这丫头不过是个娃娃,一眨眼,这丫头也三十多岁了。
早些年间武皇便为她寻了亲事,只是林婉儿不愿离开武皇,这才作罢了。
在武皇心里,这个和她风风雨雨多年的丫头,恐怕更像是她的儿女。
“送皇子和亲……呵,史笔如铁,就冲这件事,将来史书之上,便是朕抹不去的骂名了!”
“奴婢斗胆一问,陛下要送吴王殿下去和亲,可是……可是……要立储么?!”
听着武皇那有些自嘲的话语,林婉儿此时也是有些忍不住了,首接跑到皇帝身前,扑通一声跪倒,一个头重重的磕在了地上。
武皇沉默了,目光幽幽地盯着林婉儿,半晌才开口:“你也觉得朕该退位了?”
“奴婢不敢,奴婢只是……”
“怎么,你也觉得武家子嗣不能为储?!”
“奴婢只听说过子女祭祀父母,却从未听过侄子拜祭姑姑。
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