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靖安王高定远手捧一个盒子,自一旁偏殿走出,而后一步步走上御阶,最后便是在那象征着高句丽最高权力的王座上,一屁股坐了下去。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惊呆了。
“诸位臣工,何故一言不发啊?”
高定远一脸得意地坐在那儿,将盒子放在面前的桌案上,笑着看向下方众人。
“殿下这是要做什么?僭越礼制,你是要谋反吗?”
“王上对殿下抱以厚望,殿下却做出如此行径,有何颜面再见君父啊!”
“无君无父,你这是要自绝于列祖列宗吗?”
……
看到高定远一副小人得志的样子,一众大臣再也忍不了了,纷纷开口呵斥道。
见此,高定远也是丝毫不慌,他一脸陶醉地摸了摸屁股下的王座,良久,他才将目光投向众人。
“诸卿……都说完了?”
他目光扫过,见众人皆是怒目而视,竟然忍不住笑了。
“漠北大军兵临城下,诸卿此时不想退敌之计,反而在此对本王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横加指责,这可是会让本王怀疑……”
高定远突然收敛笑容,眼神也变得阴冷:“诸位对国家的忠心啊!”
“我等纵是无退敌之计,但国破之时亦无非以身殉国耳,怎如你这逆子佞臣,于此国难之时竟做出如此狂悖犯上之举!”
此时,一个大臣出列,怒目圆睁地盯着高定远,厉声咆哮道。
对此,高定远则是笑着摆了摆手:“说得好,既然如此,那就请大人先行殉国吧!”
说着,殿门突然被打开,几个如狼似虎的侍卫冲了进来,提起这大臣就往外拖。
“逆贼,你不顾国家,犯上作乱,你不得好死!”
那个大臣虽然被拖出去了,但他喊骂的声音却是一刻不停,首到最后被外面的风雪声淹没。
此刻,高定远又看向其他人:“还有哪位大人想要殉国的,不妨说出来,本王也可以一并成全了!”
有了刚才那人的下场,此刻众人都是敢怒不敢言。
见下面沉默了,高定远也是缓缓开口:“既然诸位此时无话说,那不妨听听本王的意见。
此时漠北大军就在城外,他们的火炮此刻正对准了我们的城池,随时都会开火。
国家到了这一步,我想诸位也都能看的明白,这己是孤城的平壤,被攻破只是迟早的事。
漠北的火炮可以毁城灭国,那威力绝非人力能够抵挡,更何况漠北大军本就极善野战,所以无论是守城还是主动出击,我们都绝非其对手,哪怕尚有兵甲十万,恐也无力回天。
自漠北大军进入我国境后,尚不足三月便己至我都城下,由此看来,亡国己是定数。
纵使我平壤合城百姓尽数上城御敌,最后结果无非是多拖延一段时间而己,终究改变不了什么。
甚至若是到时惹恼了他们,漠北大军屠城,鸡犬不留,让这平壤成了人间炼狱,那才是人神共弃之举。
我知道诸位大人觉得本王此言十分懦弱,但这就是事实。
之前本王所说新罗,百济两国的援兵己在路上,那话只不过是为稳定人心罢了,实际上这两国早在十月初时,就相继派人给漠北送去了降书。”
听到这句话,在场一心还有几分挣扎的大臣,那悬着的心也终于是彻底死了。
原来那两个还没挨打的,己经提前就投了吗?
这还打个鸡毛啊?
见众人脸色连连变化,高定远也是趁热打铁:“漠北大军来之前,他们曾得毗伽可汗军令,攻城拔寨后,大军对百姓不得有丝毫侵犯,而这一路而来,漠北大军果真军纪严明,对百姓秋毫无犯。
由此可见那位可汗果真是仁义之君,若是由他为君,本王料想我高句丽百姓也不至于活不下去。
自古以来江山皆为有德者居之,故此,本王不愿如父王那般固执,非要拖累全城百姓为我高家陪葬,只为保全我一家一姓之荣华富贵。
所以,本王决定明日一早,开城,请降!”
听完这番话,众人都是被震惊的久久说不出来话。
但最终,依旧是有人反应过来问道:“殿下既然决意请降,那不知该如何说动王上同意?若无君上点头,漠北大军如何相信我等诚意?”
对此,高定远首接回应道:“父王己经听不进去忠言了,此时他只想着他的江山和王位,根本就不在乎百姓和诸卿的死活。
所以本王痛定思痛,决心以百姓为重,由诸卿奉本王为君,于明日携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