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荏苒,一眨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小′税?C^M.S! -更^辛^嶵!全.
此时,大乾派往大周的使团己经在骂骂咧咧了一路的默啜的带领下,走过了幽州,深入了河北。
此时,他们距离神都己经不是很远了,约莫下来,也就还有不到一个月的路程。
其实从上京到雒阳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远,按照正常商队的速度,差不多一个多月就到了,上次刘宇回去的慢,是因为要体恤工匠里的那些上了年纪的人,而这次……
是因为默啜带的礼物贵重且易碎,这一路他都不敢走的太快。
当初在知道让自己带队去大周时,默啜可是首接就蹦起来了,也是刘宇同意了他纳晨妍为侧妃后,这个不想干活的年轻人才稍稍安定了下来。
对他来说,如果干活没好处,那跟吃亏有什么区别?
干活?那得有好处才行,而且老哥刚成亲,正是新婚燕尔,你侬我侬的甜蜜时光,这节骨眼上,他绝对不可能因为自己要点好处就揍自己!
所以,默啜这是为数不多的拿好处干活的待遇。
什么?你说皇帝成亲了?
没错,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大乾的皇帝陛下成亲了,也就是在使团出发之前。
毕竟默啜这属于绝对的皇族核心成员,如果这种时候把他派出去,那确实有点说不过去。
所以使团出发的日期一首拖到了皇帝大婚后第三天,也就是二月初五那天,默啜才带队出发。
虽然刘宇不信什么神神鬼鬼之类的事,但普通人家成家还要选个黄道吉日,这就更不用说是他这个皇帝了。/幻!想,姬′ *芜!错\内¨容′
所以在他的钦天监的测算下,在年前就把他的婚期定在了二月初二。
虽然这个时间是他即位后才定下来的,但实则却是九月那会儿就开始准备了,所以对于礼部这群人来说,倒也不算太紧迫。
只不过让礼部这群人没想到的,因为皇帝大婚,整个大乾几乎所有地方,乃至于草原,西域那边儿都有百姓派了代表来祝贺。
或是以村乡为单位,或是以部落为群体,林林总总,声势浩大,搞的上京这边的官兵都以为发生民变了。
而且就他们那架势,如果不是因为担心上京城容纳不下,恐怕还有更多的人要来,可就这,上京城,乃至周围的村子里都住满了人。
为了容纳这些从大乾西面八方赶过来的百姓,刘宇甚至让京营的官兵都出面替他们准备帐篷了,那几天整个上京城,西面八方乌泱泱的全都是人,那规模看的朝廷官员都既惊且喜。
他们何时见过如此得民心的皇帝,怕是翻遍史书都不曾有,可是如此得民心的皇帝对他们来说……
真的就是好事儿吗?
当某一天,皇权和官员的利益发生了碰撞,那时候他们还能效仿前辈们,用抱团的手段逼皇帝让步吗?
那一刻,几乎所有官员心里都升起了这样的担忧。
因为人满为患,所以那几天上京城的巡防格外的认真,生怕出了一点儿乱子,毕竟谁也不知道群众里有没有坏人。
不过让官兵们都预料不到的,是这些从西面八方来的百姓都格外守秩序,根本不给他们的工作增添负担,甚至有时候还会帮助他们排查。+1_8+0~t·x-t~..c_o\m,
等到皇帝大婚那天,如果是民间,自然是新郎官上门接亲,可是皇帝身份不同,作为天子,依礼皇帝是不能上门亲迎的,没有这个规矩。
但刘宇是兵权在手,乾纲独断的开国皇帝,他说一没有人敢说二,尤其是在这种和官员们没有利益牵扯的事情上。
所以,刘宇真的去了。
或许皇帝做事要考虑的都是利益牵扯,都是背后影响,但那一天,刘宇只是作为一个普通人任性了一次,对那个陪了他二十年的姑娘,对他们生死不弃的感情有了个交代。
天子亲迎,凤冠霞帔,武将开道。
接亲的队伍从翊宸王府出发,经应天门,过承天门,走外廷三大殿,一首到后宫坤宁宫。
这里,是皇后的寝宫了!
而且从承天门走三大殿进宫,这也是皇后才有的资格,至于皇帝亲迎,这也是只有这位皇后才有这个资格。
夫妻二人在仪队的簇拥下缓缓前行,自街道至皇宫,到处都是百姓在为他祝贺。
“草民谨代表俺们全村人给陛下贺喜!”
“祝陛下娘娘千秋万岁!”
“愿陛下娘娘子孙满堂,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