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儿,老人泣不成声,紧紧拉着托娅的护腕:“殿下,您说,这样的皇帝,这样的陛下,我们要是不给他卖命……
那我们还是人吗?”
老人的声音不算大,尤其是最后那呜咽的声音更是含糊不清,但那一瞬间一股莫名的,悲伤的氛围开始蔓延,迅速渲染了所有人。
那悲伤并非其他,而是对某个人的感激,更是对那个人的体谅,还是对那个人的心疼。
古往今来,翻遍史书,在统治者眼里不过是个数字的百姓……
几时……像个人?
好像从来没有。
“若不是陛下,我们这些人能不能活到今天都是问题,哪有机会再想其他!”
“是啊,陛下废除了全国的徭役,但凡有工,都是发放薪资,还都挑农闲时,让咱们多一份收入。
前几年洪灾,要不然朝廷的粮食和药品,我们全家都要死,而且陛下后来还免了赋税,说让我们好好过日子……陛下这恩情,我就是死一万次都报答不完啊!”
一个辽东遗民哭着说,他们本不是那位英明可汗的子民,而且当初刘宇统一辽东他们还动过手,可后来他们才知道,他们遇上了怎样心软的神。
此时一个大周迁来的汉人也是开口:“当初我是被那群狗官逼的活不下去了,这才来了大乾。
我本以为像我这种人来了,只要不成为流民就是天大的福分,可没想官府不仅给了我户籍,田地,还免了我两年的赋税,说这是陛下的恩旨,为的就是让我们这些人能好好的在这儿安家……
殿下……我们这些「贱民」不会说话,可我们知道谁对我们好,陛下对于我们的好我们都看在眼里,现在陛下有需要,我们拿出点粮食算什么?
只要陛下需要……我们……愿意为陛下去死啊!”
这个大周迁来的中年汉子哽咽着,七尺高的壮汉说话都断断续续。
他说的话或许不如文人墨客那般,能说的慷慨激昂,能舌灿莲花。
可是他却说出了这个……不,他说出的是无数个时代,所有百姓心里最朴素也是最首白的逻辑。
这个时代或许还没有这句话,但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刘宇却很清楚。
那句话是……
你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把你高高举起!
很明显,这个帝国的最大权力者,那个做事向来让人难以捉摸的年轻人,他得到了他的百姓的拥戴。
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人民都从他的身后,走到了他面前。
或许在刘宇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在人们心中己经开始被神化了,这个年轻的男人逐步带上了一层光环,那是百姓在心中为他加冕。
“是啊,去年冬天要不是陛下送的煤,送的火炉,咱们得多死多少人,可结果呢?
反正我们那儿一个冻死的人都没有啊!”
“我们那儿也没有!”
“我们也没有!”
“哎呀,别说你们了,我们这些从大周逃难过来的都冻死的很少。
而且图远县那个县令人真的好,他没有朝廷的旨意,就先用自己的俸禄买粮食救我们的命!
后来又来了一位富贵公子,就在城门外发吃的,我领了两张胡饼呢!”
众人又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字里行间,都是对皇帝的感激。
看着这些朴素而善良的百姓,托娅咬着嘴唇,深吸一口气,而后有些不安地问:“各位乡亲……真的不怪陛下吗?
毕竟如果不是陛下一心要和大周结盟,不是它非要帮着大周对抗外来者,今天咱们也不至于……”
这个问题托娅本不想问,但她实在忍不住,毕竟就这一点儿,很多勋贵对刘宇都有意见,最少也是有些埋怨的。
可对于眼前这些人……
“殿下,老头子我没有陛下那高瞻远瞩的眼光,但我知道陛下做的事都是为了这个国家,为了我们……您说,我们凭什么怨陛下?”
“是啊,和大周结盟,扩大贸易,这是为了两国和平,可是陛下又不能预知未来,他怎么能想到武皇说驾崩就驾崩,而且新上任的皇帝居然是这么个东西?
我们不能要求陛下事事都未卜先知,都不出一点儿问题啊!”
“是啊,总不能陛下苦心孤诣为我们争取好日子,成了好处我们得,不成黑锅让陛下背,那像话吗?”
此时,托娅看到了这些人在支持他们的皇帝,想到刘宇过去吃的那些苦,想到他为了百姓做的种种。
此时托娅心里都平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