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前世抛夫弃子,重生我只想守护他们 > 第164章

第164章

林栀拿出一个海碗,把蒜香小龙虾和麻辣小龙虾装进去大半碗递给顾征:“给爹娘送过去些吧,让他们尝尝鲜。”

顾征接过碗时,指尖触到碗壁传来的温热。他转身往顾家老宅走去。林栀站在院门口,望着顾征远去的背影,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围裙边。

七月的晌午,烈日将泥地烤得发白,连树荫下的蚂蚁都爬得有气无力。

这个时节,最是一年中难熬的时候,一方面是天气酷热难挨,另一方面是这个时候正是农村里青黄不接的时候,

经过秋冬两季,家里和集体的粮食储备经过长时间消耗,存粮都在逐渐减少,而水稻、玉米这类大作物还没到收获的时节。

偏偏这时候农活还繁重,水稻进入了快速生长期,对养分需求极大,施肥便成了头等要事。村民们需要挑着沉甸甸的粪桶,将积攒的农家肥或是化肥均匀地撒入田中

七月雨水又多,暴雨时常不期而至,为防范稻田被淹,还要时刻留意田埂状况。一旦发现田埂有渗漏、垮塌迹象,就得立刻用锄头挖土修补,一锄一锄夯实,确保田埂稳固,守护住稻田里的希望。

玉米地也是忙碌之处。七月的玉米已长得一人多高,大片的玉米叶在风中沙沙作响。可这茂盛的植株间,杂草也在疯长,与玉米争夺养分。村民们手持锄头,钻进闷热的玉米地除草。玉米叶边缘如锯齿,划过裸露的皮肤,留下一道道泛红的痕迹,汗水一浸,刺痛难忍。

就在农活这么繁重的时候,一些存粮较少的家庭,还不得不靠野菜参进稀饭或者杂粮窝窝头里才能熬过去农民永远是最辛苦的,种粮食的却没粮食可吃好不容易靠冬天里养的一点膘也消失殆尽

这也是林栀不想去城里,一直待在农村的原因。

她想要办集市,为村里创些收入,不出意外的话还能拉来一些订单,开办分厂之类的让农民的日子也好起来。

顾征端着碗,快步朝老顾家走去。他脚程快,没一会就到了,顾家的院子里静悄悄的。顾征刚跨进门槛,就见他娘端着碗从灶屋出来。顾母看见儿子手里的海碗,脚步一顿:“你这孩子又端了什么过来?”

”河里抓的螯虾,林栀让端来给您和爹尝尝鲜。”顾征把碗放在堂屋桌上,瞥见顾母手里端着的碗,那是一碗黑乎乎的豆瓣酱烧茄子,桌上还有一筲箕玉米馍馍,旁边还冷着一大锅稀饭。就这,在他们大队里也算得上是顶顶好的伙食了。

顾母赶紧放下手里的碗,搓着围裙:“征娃,以后你们有什么好吃的就自己个吃,别给我们送了,你大哥大嫂他们”顾母欲言又止。她哪能不知道大儿子大儿媳的德行,有啥好东西都被他们霍霍了,他们老两口能吃得了多少?她这也是心疼顾征他们家。

顾征不想和他娘多说这些,他大哥大嫂这样也不是一两天了,他们当老人的管不了,他就更不好说什么了,他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他们老两口好点,不能因为大哥一家就不孝顺爹娘了。至于这碗虾肉最后会进谁的肚子,他不想管,也管不着了。

他等不及要回去陪媳妇儿吃饭了!

顾征把碗往桌上一搁,没有回应顾母的话,转身就往外走。

”征娃!”顾母在身后唤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可顾征已经大步流星跨出了院门,只留下一个匆匆的背影。他此刻满脑子都是家里那桌冒着热气的饭菜,还有林栀笑吟吟等着他的模样。

”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吧。”林栀拉着顾征往井边走。

几人坐在桌边,围着两大盆小龙虾掉哈喇子。刘向阳的喉结上下滚动,发出明显的”咕咚”声。豆豆的小手扒着桌沿,嘴角亮晶晶的不知何时已经挂上一丝口水。连向来稳重的岳瑶都不自觉地前倾着身子,鼻翼微微翕动。

直到顾征和林栀坐下后,才开吃。

刘向阳的筷子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夹住了一只蒜蓉虾。虾壳破裂的脆响像赛跑的发令枪,瞬间引爆了饭桌。

”烫烫烫!”刘向阳龇牙咧嘴地捏着虾尾,却舍不得松手,只能左右手来回倒腾。豆豆也在一旁着急得很,林栀笑着帮他夹起一个蒜蓉小龙虾,剥开虾壳,把肉放嘴边吹吹才喂到豆豆嘴里,豆豆一口咬住虾肉时,幸福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

岳瑶学着林栀的样子,夹了一个蒜蓉小龙虾,先嗦了两口,然后捏住虾头轻轻一扭,白嫩的虾肉便脱壳而出。当那口鲜甜弹牙的虾肉裹着蒜香在舌尖绽放时,她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哪是什么铁皮钳子?!这分明是人间至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