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关于我在异世界打游击那件事 > 第447章 属于革命军的战机

第447章 属于革命军的战机

这次从艾森海因方向调来的部队就是卡缅所带领的107团,不过他们现在人数可远远不止一个团了。`s·h`u*w-u-k+a*n¢.`c?o?m!

在叶格林率领105和106团离开的艾森海因的时候就给予了留守的107和108团自主招募部队的权限。

此前在击败敌军部队的时候,106和107团可以说一波爆肥。

重型装备都通过铁路给运回了后方,但步兵装备他们却因为运力不足的关系留在了本地。

因此卡缅和诺维科夫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在疯狂扩军,等赶在支援奥尔加格勒战场的时候他们105团竟然集结了一万多人。

现在在这片战场之上革命军其实并没有占据人数上的劣势。

在开战前105和106纵队下辖8个支队,每个支队下面有两个团,平均每个团大概2000到2200人左右。

一个纵队总人数三万五千多人,两个纵队就是七万人的兵力。

后续赶来的101纵队人数要稍少一些,8个支队里面有有两个是机甲支队,人数大概只有3500到3800人,101纵队总人数大概三万两千多人。

再加上最后赶来的革命军第106团的一万多人,革命军在这片战场的总人数一下子就来到了11万人左右。¨7~8*x,s\w?.+c,o*m,

而相对应的第一集团军在本地的总兵力也不过12万人!

之前三万五对十二万的时候革命军就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七万对十二万的时候革命军就能扛得住敌军的正面进攻,十万对十二万的时候敌军就必须面临艰难的抉择。

而现在革命军十一万人对上了帝国军十二万人,他们就只有该逃跑的份!

帝国军此前为了围堵叶格林所带领的105纵队,已经把他们12万人的部队给分散地到处都是。

现在革命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强攻他们北面和西面的防线,在没有堑壕辅助的情况下帝国军根本拼不起这样的惨烈的消耗!

他们依赖武器装备而缺乏步兵建设的弱点在革命军波浪攻势的强压下被彻底暴露了出来!

帝国军的部队只要死伤超过了2成士气就会开始动荡,战损到达4成组织度就会开始逐渐崩溃,等损失了6成的兵力他们的部队自己就会撤退!

撤退的帝国军如果没有第二道战线的接应,他们就会乱做一团在战场上四处奔逃,根本没法重新组织起战斗力来。

与之相对的,革命军这边一直在承受着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战损率。′r`a?x~s_w_.¢c!o-m,

叶格林带领的105纵队平均战损率超过了7成,部分支队的战损已经来到了9成以上,但他们依旧保持着极高的战斗力在和敌人不断周旋。

这不仅是革命军意志顽强的体现,更是叶格林长久以来一直坚持政治工作带来的成果!

在革命军内部,除了正常的军事管理体系之外,叶格林还加建了一套完全独立的政治工作体系。

这套体系跟军事管理那边一样有着从上到下的网状的管理模式,组织结构乍一看与军官指挥体系是完全重合的,外行人看了都会觉得是没有必要多此一举的。

但就是这套与军事指挥独立且重合的政工体系却赋予了革命军超强的组织再生性!

每一个被击溃的革命军小队都能在撤退到相对安全的地方之后重新被组织起来,团部有政委、连部有指导员、排里有革命战士、每个班还有先进战士。

从前线溃逃下来的士兵只要互相聚集在一起就能按照这一套组织模式自己重新构建部队。

革命军的部队为什么总看着打不完似的,因为他们总能在战斗的过程中自己组织起来。

帝国军想要做到这些就必须等到战斗结束,打扫战场的时候才能将分散的部队一点点收拢,然后重新委任军官来建立部队。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帝国和其面对的所有敌人都是这样。

唯有革命军是个例外!

105纵队抗住了敌人最为猛烈的进攻,106纵队拦住了西面敌军的两个师,他们靠着主动成为诱饵帮101纵队和106团创造了进攻帝国军最好的机会!

这样的战斗部署在叶格林带队主动让出了奥尔加格勒的时候就已经制定好了。

他们的105和106纵队的任务就是在不断拖延敌军,为后续两支部队的到来创造机会。

这就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