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无双典史传 > 第100章 高见

第100章 高见

“天理会的巢穴究竟在何处?如何才能到达?”

顾襄这句话问的甚是平淡,但语意之中隐含杀机!

不管这伙人是什么来路,胆敢私购军械、纵火焚村、劫杀钦差那就是死罪,再加上江南的稳定、于承宗的下落都是至关重要,无论如何都要一鼓作气将其剿灭!

“我们每次交易都是在南山港外的运河之上,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天理会防备甚严,从不让我进入其核心地带。”

“不过,据我的观察,以及他们言谈之中所透露的信息,大致可以判断出主要在南山北麓活动。”

白胜与天理会只是利益关系,再加上这次为了对付顾襄,折损了天理会不少人马,多半便会将账记到白胜头上。

为了自己儿子日后更为安全,倒不如借着顾襄的手,将其消灭了,也就一劳永逸。

“南山北麓?”

陈寻对于附近的地形甚是熟悉,追问道,“莫非是与天目山余脉相接之处,苍龙岭附近?”

“正是!”

陈寻转过身对着顾襄解释道,“据我所知,苍龙岭仅有一条进山的小道,背靠绵延不绝的天目山,岭深树密,住户不多,很适合隐藏,属于易守难攻之地。”

孙三思也点头附和道:“陈典史所言不虚,若天理会的大本营果然在苍龙岭,倒要小心行事。”

”此处不仅地势险要,而且地处兰陵、金匮、建康三府交界之处,若无各府协助,单靠大军进剿,恐怕颇有难度。”

“陈典史,你以为本官接下来应该如何应对?”

顾襄开口问道,“是否应该立即调兵前往征剿,以防其逃窜遗祸?”

陈寻心想:这是你钦差大人的权利,我一个小小的典史,有什么资格指手画脚?

但既然上官发问,他也只得谨慎的答道:“究竟如何行动,我想钦差大人对此自有明断,下官只需遵令而行。”

顾襄笑了笑,没有理会他的谦辞,追问道:“天理会前次受挫,再加上有人被擒,知道自己己经露了马脚,陈典史以为他们是否会有所防备,或者索性就此潜逃?”

陈寻眼看躲不过去,沉吟了片刻,从容道:“下官以为不会!”

这个回答提起了顾襄的兴趣,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江南自古以来就是富庶之地,尤其是金匮府,更是富甲一方、人口稠密,下官想这就是天理会选中此处,并且苦心经营多年的重要原因。”

“据下官揣测,天理会的成员除了几名首脑人物之外,其他骨干应该都是来自金匮府、南山县的当地人,根基所在,岂容轻易放弃。”

“若是离开南山,就等于鱼儿失去了水,区区数百人,必将在围剿之下迅速消亡。如果天理会的首脑真的如预想中那般老谋深算,必然会另选良策应对。”

陈寻的话有理有据,孙三思也附和道:“陈典史所言乃是实情,天理会大部分不仅是当地的,而且其中出身士绅家族的也不少,与官府之间关系密切。”

坊间传闻,就连金匮府孔大人的亲戚之中都有天理会的成员,但这些涉及上官,孙三思也就不方便说出来,但顾襄己经听明白了。

他微微颔首,赞道:“言之有理,本官自当酌情考量。”

陈寻忽然想起了一件事,开口提醒道:“另外,禁军的陆文、陆武兄弟大约七八日前己经前往南山港探查案情,若是能够得到他们的消息之后再进行部署,也许能更加有的放矢。”

顾襄淡淡一笑道:“陈典史提醒的好!”

“孙三思何在?”

“下官在!”

“你根据白胜、肖媚娘的供状,整理出案件卷宗,并将所有涉案相关人员尽数捉拿,并且全权处理善后事宜。”

“下官遵令!”孙三思嘴上答应,心里却在想“善后事宜”这西个字说起来容易,却绝不是件轻松的事情,不仅要抓人,还要让火油坊等军器监的生产尽快恢复,以免朝廷怪罪。

更麻烦的是,这道案件的公文必须以丹阳县的名义上报,即便上边加个钦差领衔,估计还是会得罪不少大人物。

他瞟了一眼陈寻,拱手请示道:“陈典史查办此案颇有劳绩,不如让他善始善终,也能给下官分担一些,不知大人是否允准?”

你想得美!

顾襄心中冷哼了一声,暗忖:区区数日,陈寻借着查案、给邓闲办葬仪、整顿仙乐楼、火油坊,又在丹阳当地笼络了不少人,收尾之事绝不能再交给他了。

“丹阳县人才济济,再说案情己明,犯人均有供词,就无需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