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无双典史传 > 第178章 万众瞩目

第178章 万众瞩目

顾襄抬头观看,只见不远处烟尘渐息,原本疾驰的马队在接近留守府的时候慢了下来,而校尉马龙更是跳下马来,手牵着另一匹马的缰绳,步行而来。*齐?盛¢暁′税,枉′ ¨首`发·

马上端坐之人年己六旬,身材不高,穿着青衣布衫,头戴逍遥巾,面容沉静,但双目炯炯放光,有种咄咄逼人的威严气势。

他虽然不认识,但从众人的目光中,也能确定眼前的老人便是前任兵部尚书、九边镇抚使、太子少保于承宗!

赵无咎率先迎了上去,身旁的官员也都纷纷跟进,唯有顾襄留在原地没有动。

倒不是他自矜身份,而是因为他身负天子秘旨,只能等候于承宗前来拜见,而不能倒过来。

于承宗大约也没想到迎接阵容如此盛大,尤其看到最前面的赵无咎,当即跳下马来,紧走几步来到赵无咎面前,主动躬身道:“老朽何德何能,敢劳留守大人以及诸位大人迎接,实不敢当!”

赵无咎却是哈哈一笑道:“于少保,当年咱们同殿为臣,一南一北拱卫江山,如今却又在江南相见,实在是不胜之喜啊。”

“再说,您是前辈,我们这些做晚辈的前来迎候,也是理所应当的嘛。-s?o,e¨o\.!i\n!f.o,”

赵无咎这话倒是没错,在场的官员大多是科举出身,但就算是资历最老的赵无咎,中进士的时间比起于承宗来也要晚了十年,论起来都是晚辈后进。

即便于承宗现在无官无职,但单单就这一条,迎接他便挑不出大毛病!

再说,这些官员哪一个不是人精,谁不清楚朝廷最近会有大动作,于承宗东山再起几乎不可避免,自然也要趁着这份机会上来凑个人情。

但是赵无咎止住了那些热情过度的官员们,低声道:“顾襄大人有天子旨意!”

于承宗闻言之后,连忙整肃衣冠,快步来到面南而立的顾襄面前,双膝跪倒,叩首道:“草民于承宗,恭请陛下圣安!”

“圣躬安康!上谕:于承宗宿有劳绩,屡立功勋,先帝曾经多次嘉勉,称之曰能!朕自登基以来,夙夜匪懈,忧心于边事,特命少詹事顾襄巡察江南之际,代朕咨议问对,钦此。”

这便是当他离京之时,天子给他下达的另一道旨意,并且明确指示,若是问对称旨、有利社稷,则可便宜行事。

所谓的便宜行事,便是皇后姐姐在私信中所写,将其带返京城!

于承宗再度叩首,说道:“先帝盛德隆恩,不以草民卑微,屡屡简拔,草民铭记在心,绝不敢稍忘!”

“陛下英明睿智,承继大统,是天下臣民之大幸!草民自当尽心竭力,以报先帝、陛下厚恩于万一。\山.叶\屋! *庚_鑫¨蕞`全¨”

这本是寻常接旨言语,偏偏于承宗说的铿锵有力,不仅毫无怨怼之情,还带着对先帝的追思之意,令顾襄也不禁微微点头。

“于少保请起!”

宣完了旨意之后,顾襄又恢复了朝廷西品官员、后生晚辈的身份,伸出双手将于承宗搀扶起来,深施一礼道:“少保名震天下,忠心为国,一首是我的榜样!”

“可惜我晚生了几年,没有亲眼见到少保在九边、朝堂的风采,今日终于如愿以偿,实在是平生之幸啊。”

于承宗站起身来,拂去身上的尘土,从容的还了半礼,叹息道:“老朽己经是风烛残年,天下都要靠顾大人这样的后起之秀啊。”

他虽然身处江南,但消息却很灵通,当然知道眼前此人不仅才能出众,还是皇亲国戚,是陛下的心腹之人,不可小觑。

再说自己若是想要顺利还朝复职,顾襄是个关键人物,因此言语之间也便加了三分客气。

“末将秦彦,参见镇抚使大人!”

于承宗闻言一愣,随即见到一位盔甲鲜明、体魄雄伟的黄脸大汉出现在自己眼前,行了军中之礼。

自从他担任兵部尚书、太子少保之后,便很少有人称呼自己“镇抚使”,唯一的例外是当年自己在九边的老部下。

他想了想,忽然笑道:“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主动要求前去陷阵营杀敌,身受十余处箭伤而不退,斩首三十余人的勇将小秦琼嘛!”

这倒不是于承宗的记性有多好,而是当年秦彦的表现太过突出,而他又生了一张黄脸,形如数百年前的名将,便被称为“小秦琼”!

秦彦见到自己敬仰的老上司还记得这个绰号,心中甚是激动,说道:“不敢当大人赞誉!大人离开京城没多久,末将便调到禁军之中任职,这次护送钦差大人南下,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