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高频震动,沙漠地面裂开蛛网般的纹路。
苏砚抓起保存蛇毒样本的低温箱冲上前。当样本与驼铃接触的刹那,时间仿佛凝固。沙粒悬停在空中,形成一道金色的光幕,光幕中浮现出国际空间站"北极星舱"的全息投影。透过半透明的舱壁,他们清晰看见舱室内漂浮着数十个与眼前驼铃外观相同的金属球体,每个球体表面都流转着液态星光。
"这是...时空锚点?"叶昭的声音在颤抖。她突然指向投影中的某个细节——球体旁漂浮着一具身着明代服饰的干尸,腰间悬挂的青铜腰牌赫然刻着北斗七星。而在干尸的手掌中,紧攥着半块冰蚕丝残片,上面的纹路与《丝路冰焚》密文完全吻合。
沙漠的扭曲空间开始剧烈震颤,驼铃的震动频率突破探测器上限。苏砚注意到全息投影里的北极星舱正在发生异变:那些金属球体表面裂开蛛网状的缝隙,从中渗出黑色雾气,所到之处,舱体金属如同被无形火焰灼烧般汽化。而现实中的驼铃表面,同样开始浮现细密裂纹,隐约透出内部流淌的液态反物质。
"必须立刻撤离!"苏砚拽着叶昭后退。但为时已晚,时空扭曲产生的引力漩涡将整个探险队笼罩。在被吸入漩涡的瞬间,苏砚瞥见驼铃内侧浮现出动态星图,那些梵文突然变成了现代星际坐标——其中一个坐标,竟指向银河系悬臂之外的未知星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当他们再次睁开眼时,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半透明的能量罩内。四周是零重力的黑暗空间,远处漂浮着破损的国际空间站残骸。而在空间站的舷窗内,北极星舱的真实景象赫然呈现:那些金属球体已经完全裂开,释放出的反物质正在与舱内某种未知物质发生"冰焚"反应,冰蓝色的火焰在绝对零度中蔓延,将整个舱室变成了一座悬浮在太空中的冰雕牢笼。,x.q?i_u\s·h,u¢b_a¨n`g_._c!o~m`
叶昭突然抓住苏砚的胳膊:"看那些球体的排列!"在反物质火焰的映照下,数十个球体组成的图案,正是明代蛇毒、古籍密文、驼铃纹饰中反复出现的北斗七星。而在图案中心,缓缓升起一个散发着银色光芒的立方体——那正是2035年科考队封存的神秘物体,此刻它表面流转的纹路,竟与苏砚口袋里偷藏的明代腰牌残片严丝合缝。
第五章:空间站谜案
量子传送的蓝光消散时,苏砚的胃部翻涌着强烈的空间错位感。国际空间站的金属舱壁在应急灯的红光下泛着冷冽的光泽,冷凝水顺着舱顶的管线滴落,在零重力环境中悬浮成晶莹的水珠。叶昭抓住舱壁的扶手稳住身形,目光被前方结满冰霜的舱门吸引——那上面赫然印着“北极星舱”的标识,字体已经被反物质辐射腐蚀得扭曲变形。
舱门在液压系统的嘶鸣中缓缓开启,刺骨的寒意扑面而来。整个舱室被一层蓝莹莹的冰晶覆盖,仿佛置身于宇宙中的冰川。苏砚的量子检测仪疯狂闪烁,数值显示这里的温度已经逼近绝对零度,而反物质浓度是地表实验室的数万倍。“小心,任何微小的物质接触都可能引发湮灭。”他低声提醒,指尖轻触悬浮在空中的实验日志。
全息投影在零重力中展开,泛黄的电子页面记载着令人震惊的真相。2035年,一支由多国顶尖科学家组成的科考队在执行深空探测任务时,意外捕获了一颗携带反物质的陨石。起初,他们将其视为解决地球能源危机的关键,试图通过量子束缚技术将反物质改造成可控能源。然而,实验很快失控,反物质与舱内物质发生剧烈湮灭,释放出的能量在舱室内形成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冰焚”区域。
“看这个!”叶昭突然指着日志的某段记录。画面中,一位科学家正在操作仪器,他身后的监控屏幕上,赫然出现了北斗七星的图案,与明代驼铃上的纹饰如出一辙。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实验日志的最后一页用血书写着:“它们在看着,驼铃是陷阱”,而署名者的指纹,经过量子比对,竟与明代戍边将领的基因序列完全匹配。
苏砚的太阳穴突突直跳,寒意顺着脊椎蔓延。他想起在沙漠中看到的全息投影,那个身着明代服饰的干尸。难道五百年前的古人就已经参与了这场跨越时空的阴谋?或者,他们本身就是这场危机的始作俑者?
突然,空间站的警报声骤然响起,舱室剧烈晃动。叶昭抓住飘来的安全绳,喊道:“是反物质波动!比地面检测到的更强烈!”苏砚抬头,透过结霜的舷窗,看到远处的太空中,数十个散发着幽蓝光芒的金属球体正在逼近——正是在驼铃共振时看到的那些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