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840

大明锦衣卫840

2. 潮汐算筹的天文诗学

潮汐算筹的天文诗学

万历二十四年,梅雨如丝,将松江府织成一幅朦胧的水墨。′s~o,u¢s,o.u_x*s\w*.?c?o.m!徐岳坐在书房内,案头摆放着那架改良后的赤道式日晷盘。青铜铸造的晷面上,传统的十二时辰刻度间,细密的潮汐纹路若隐若现,朔望大潮的标记处,还嵌着微型银钉——那是他根据《授时历》与市舶司密报推算出的倭寇白银交割日。

“先生,知府大人有请。”书童的声音打断了徐岳的思绪。他轻轻合上《授时历》,将一枚刻有潮汐纹路的算筹放入袖中。那枚算筹不仅是计算工具,更是他与市舶司暗通消息的信物。

松江府衙内,知府王大人面色凝重:“徐先生,近日有密报,倭寇极有可能在近期进行大规模白银交割。朝廷命我们务必截获这批物资,断其命脉。”说着,他递来一卷密报,上面赫然标注着几个港口的名字。

徐岳展开密报,目光落在“望日”二字上。他心中暗自计算,望日恰逢大潮,正是船只出入的最佳时机。再联想到日晷盘上的标记,一个大胆的推测在脑海中形成——倭寇的交割日,极有可能就在三日后的望日。

“王大人,三日后望日,恰逢大潮。”徐岳指着墙上的《松江府海防图》,“您看,这些港口在大潮时水位最深,最适合大型船只停泊。倭寇极有可能选择其中一个港口进行交割。”

王大人皱起眉头:“可这几个港口相隔甚远,我们兵力有限,如何布防?”

徐岳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那枚潮汐算筹:“大人,学生近日研究天文历法与潮汐规律,发现潮汐涨落与月相、星象息息相关。只要掌握其中规律,便能预测潮汐变化,进而推测倭寇的行动。”

他将算筹放在地图上,开始推演:“根据《授时历》,三日后望日,子时潮位最高。而在这些港口中,只有崇明岛港口的地形最适合隐蔽交易,且退潮时水位下降最快,便于倭寇迅速撤离。学生推测,他们定会选择在子时交割,利用大潮掩护,退潮时撤离。”

王大人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徐先生真乃神人也!若真如先生所料,我们只需在崇明岛设伏,便可瓮中捉鳖。”

然而,就在布防计划紧锣密鼓进行时,一个意外打乱了所有部署。第二日清晨,徐岳发现日晷盘上的微型银钉竟出现了细微位移。他心中大惊,立刻取出算筹重新推演。这次的结果让他不寒而栗——潮汐规律因近日暴雨发生了变化,望日子时的潮位将比预期提前半个时辰。

“必须立刻通知王大人!”徐岳顾不上大雨,冒雨赶往府衙。可当他到达时,却得知王大人已率领人马提前前往崇明岛设伏,按照原定计划,子时才会发动袭击。

时间紧迫,徐岳当机立断,决定亲自前往崇明岛报信。他骑上快马,在泥泞的道路上疾驰。雨越下越大,视线变得模糊,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赶在倭寇之前,通知王大人。

崇明岛岸边,王大人正焦急地等待着子时的到来。突然,远处海面上出现了几艘黑影,正是倭寇的船只。王大人握紧佩剑,准备下令出击。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大人!潮汐有变!”徐岳从马上摔下,浑身湿透,“潮位提前了半个时辰,倭寇极有可能提前行动!”

王大人脸色骤变,立刻调整部署。果然,倭寇的船只借着涨潮之势,提前靠岸。一场激烈的战斗随即展开。徐岳手持算筹,在战场上冷静地计算着潮汐变化,为明军指引最佳的进攻时机。

战斗持续到黎明,明军大获全胜,截获了倭寇的白银,粉碎了他们的阴谋。王大人拉着徐岳的手,激动地说:“徐先生,若不是你及时赶到,后果不堪设想。你这算筹,真是胜过千军万马!”

战后,徐岳回到书房,望着日晷盘上的潮汐纹路,陷入沉思。他深知,天文历法与潮汐规律中蕴含的智慧,不仅能用于农事,更能在关键时刻保家卫国。他提笔在《天文算筹札记》中写道:“日月星辰,潮汐涨落,皆有其律。善用之,可测天时,断吉凶,护家国安宁。”

梅雨渐歇,阳光透过窗棂洒在日晷盘上。徐岳抚摸着算筹,心中已有了新的计划——他要将天文历法与军事谋略结合,创造出更精密的算筹推演之术,为守护大明江山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那架改良后的赤道式日晷,也将继续见证着天文与兵法的奇妙交融,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星潮悬算

万历二十四年的梅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