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919

大明锦衣卫919

已,不同文明的智慧竟在千年后产生如此奇妙的共鸣。

这些利民机关很快传遍天下。龟兹星石灌溉水车出现在波斯的沙漠绿洲,让不毛之地长出了累累硕果;牦牛角齿轮运输装置奔驰在吐蕃的雪山之间,大大缩短了物资运输时间;蜀锦防火防雨篷则成为丝绸之路商队的必备之物,守护着无数商旅的安全。

在推广过程中,裴远之团队还建立了特殊的交流机制。他们在长安设立天工学堂,邀请各国工匠、学者前来学习交流;同时派出技术人员前往各地,帮助当地居民掌握这些技术。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围坐在工坊里,共同探讨机关术的改进与创新,曾经的隔阂在智慧的碰撞中逐渐消融。

三年间,裴远之无数次来到央金的衣冠冢前。他会带来最新的研究成果,向她讲述这些技术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墓碑上的牦牛角雕刻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仿佛在默默见证这一切。

随着时间推移,更多基于十二天工阵原理的利民发明涌现。大食学者结合磁暴技术与星石能量,创造出夜间照明的星灯;玛雅祭司将星象知识融入灌溉系统,实现了精准的定时浇灌;威尼斯工匠利用光学原理,制造出能放大远方景象的千里镜。

这些技术的传播,不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更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长安的市集上,吐蕃的唐卡与波斯的地毯比邻而展;逻些城的街头,孩子们拿着威尼斯传来的玻璃珠嬉戏;玛雅的城邦里,学者们研究着大唐的机关术典籍。

在裴远之的推动下,各国共同成立了\”天工盟\”,旨在共享技术、促进和平。盟会的会徽正是由牦牛角齿轮、龟兹星石、蜀锦流云和玛雅羽蛇神图腾共同组成,象征着不同文明的和谐共生。

元和十五年,天工盟在长安举办首届万国博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齐聚一堂,展示各自利用天工阵原理创造的成果。裴远之站在主会场中央,望着眼前熙熙攘攘的人群,心中充满欣慰。

\”裴大人,您看!\”阿夏指着远处。只见几个吐蕃孩子正在操作缩小版的牦牛角齿轮运输装置,欢声笑语回荡在会场。裴远之的眼眶湿润了,他仿佛看到央金站在孩子们中间,笑容如同雪域高原上的格桑花般灿烂。

夜幕降临,长安的天空绽放出绚丽的烟花。这些烟花同样运用了天工阵的光学原理,在空中呈现出不同文明的标志性图案。吐蕃的雪山、威尼斯的运河、玛雅的金字塔、大唐的宫殿在璀璨的光芒中,人们共同见证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一个以智慧与合作为基石,充满希望与和平的时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