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大明锦衣卫1 > 大明锦衣卫1007

大明锦衣卫1007

色,是煤屑燃烧产生的蒸汽,让纸页里的磁敏墨水显影,在活塞与齿轮之间,浮现出四行极小的字:“需地磁助力,s极对铜轮,汽压增三倍,轮转如飞”。

“果然需要玉玺磁场!”赵莽的指尖划过显影的文字,纸页的温度突然升高,仿佛有看不见的蒸汽正在纸间流动,“宋应星见过西洋传教士的汽转球,知道它的弱点是动力不足,所以用墨家的地磁术补全——用银矿硫磺煤燃烧产生蒸汽,再借玉玺磁场放大汽压,这才是完整的‘蒸汽墨法’。”

青石板上的光斑在此时移动。赵莽看着蒸汽原理图在阳光下渐渐清晰,显影的“地磁助力”四字旁,还藏着个简笔画:三枚玉玺残片呈品字形摆放,正对着蒸汽锅的底部,与他们在船坞决战时的布阵方式分毫不差——原来数百年前,宋应星就已算出激活蒸汽装置的最佳磁场角度。

“他在预言这场决战。”赵衡摸着显影的品字形,眼眶微微发红,“家乘里说宋公晚年常言‘百年后有汽机之变,需借墨法地磁以制之’,当时我们都以为是老人糊涂了,没想到……”

苏半夏突然用银镯敲了敲蒸汽锅的简笔画。锅身立刻在蜂蜡拓片上显露出层隐形的纹路,是浑河的水系图,蒸汽锅的位置正好对应船坞的动力核心,而锅底的进水口,画着个小小的“裕”字——晋商的商号标记再次出现,证明他们不仅参与了蒸汽实验,还负责从墨西哥运来硫磺煤。

“煤屑里的银矿粉末,能增强地磁感应。”赵莽将煤屑撒在玉玺残片旁,两者接触的瞬间,空气里突然弥漫开硫磺的刺鼻味,像船坞决战时的地磁暴重现,“宋应星故意用这种煤,就是为了让蒸汽装置与玉玺磁场产生共鸣——缺了任何一样,‘汽推铜轮’都只是空想。”

夕阳西下时,赵莽将残章平放在青石板上。蜂蜡拓片的蜡痕在暮色中泛着微光,朱笔批注的蒸汽影与显影的地磁语重叠在一起,像幅跨越时空的技术蓝图:宋应星用西洋汽转球的壳,装墨家力推法的芯,再以美洲硫磺煤为引,玉玺磁场为媒,造出了这台藏在残章里的“墨法蒸汽机”。

“他把所有关键信息都藏得极深。”赵衡将拓片小心翼翼地收进木盒,“煤屑要借蜂蜡拓印才显形,地磁语需加热到燃点才显现,若非船坞的地磁暴激活了纸页里的磁敏成分,我们可能永远发现不了这层秘密。”

赵莽望着浑河入海口的方向。远处的西洋商船还在装卸货物,他知道那些船舱里,一定藏着与残章煤屑同源的硫磺煤——时空管理局不仅在偷运银矿,还在悄悄延续宋应星未竟的蒸汽实验,只是他们剥离了墨家的地磁制衡之法,只想让蒸汽成为战争的驱动力。~看!书~屋/ _免+费/阅¨读′

而他手中的这页残章,像位沉默的哨兵。用蜂蜡拓片里的煤屑,用显影的地磁语,用宋应星晚年补录时特意留下的技术制衡之道,提醒所有后来者:真正的蒸汽力量,从不是无节制的驱动,而是像墨法讲究的“力衡”,让技术在磁场与蒸汽的平衡中,服务于文明,而非毁灭。

暮色渐浓时,赵莽将残章贴近玉玺残片。蜂蜡拓片的蜡痕突然在磁场中融化,煤屑顺着“汽”字的笔画流动,在青石板上拼出个完整的“s”极符号——那是宋应星留下的最后指引,像枚埋在时光里的种子,只等合适的地磁与蒸汽,就能破土而出。

第二章 磁暴后的玉玺异变

第四章 光带里的齿轮律

地磁暴后的第七个黎明,浑河的水汽在船坞废墟上凝成薄雾。赵莽擦拭玉玺残片时,指尖突然触到道冰凉的纹路——三枚残片的裂纹中,竟渗出蓝白色的光带,像极细的水流在玉质表面蜿蜒,最终在s极标记处汇成个旋转的光点,频率稳定得惊人。

“用沙漏测转速!”苏半夏的银镯悬在光点上方,磁石锁链的震颤让光带泛起涟漪。当沙漏漏完最后一粒沙时,她数清了光点的旋转次数:整整三圈,不多不少,正好与《天工开物》残章蒸汽原理图里齿轮的标注转速吻合——每秒三转,像被无形的齿轮轴固定住的韵律。

赵莽从行囊里取出《武备志》记载的地磁仪。铜制的指针刚靠近光带,就剧烈震颤起来,刻度盘上的汞柱一路飙升,最终停在“十衡”的位置——这意味着光带蕴含的能量强度,是普通磁极的十倍,且穿透性极强,连旁边堆放的黄铜板都无法阻隔,光带径直穿过金属,在对面的石壁上投下同样的旋转光点。

“能穿透西班牙人的磁屏蔽层!”墨家后裔赵衡突然想起船坞决战时的情景,西洋密使的银质盾牌曾完美阻隔普通磁场,“这光带是地磁暴催生的变异能量,《墨经》里叫‘力透金石’,专克各类屏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