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也要留余地。他大喊:“放下晶体,现在离开还来得及!”
密探的首领显然懂些化学。他让手下用湿布捂住口鼻,试图强行突破。但当他们靠近晶体储藏架时,架上的硫化银突然集体释放能量,红光组成的屏障将密探弹开,接触到红光的衣物瞬间染上黑色的硫化斑,像被地脉做了标记。
“这不是普通的银矿!”有密探惊恐地后退。他们随身携带的磁石指南针,此刻在硫化银的磁场干扰下疯狂旋转,根本无法辨别方向,只能在雾中瞎撞,每次撞到墙壁,都会触发更多的硫化物释放。
激战中,赵莽注意到个细节:密探携带的银锭与研究站的银锭在雾中呈现不同颜色。外来银锭因纯度太高,与硫化物反应后泛着暗蓝;而按“平衡公式”提炼的银锭,表面只会形成薄薄的硫化层,呈浅灰——这成了快速区分敌我的标志。
老陈指挥护卫收缩防线。他们将密探逼向研究站的硫磺矿试验区,那里的地面覆盖着未提炼的硫磺矿粉。密探的靴子踩上去,矿粉立刻与鞋底的汗水反应,释放出更浓的气体,呛得他们连连咳嗽,动作彻底乱了套。
“这是地脉的反击!”查克举着黑曜石刀,刀面反射的红光在雾中画出警戒线,“你们不懂平衡,就休想带走晶体!”
密探首领见突围无望,突然将偷到的小块硫化银扔向赵莽,想制造混乱。但晶体在空中就被预警器的能量网拦截,红光瞬间将其包裹,释放的硫化物浓度突然升高,逼得所有人暂时停手——这是晶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是“银硫共生”的另一种体现:既保护自己,也警示双方。
当密探们连滚带爬地逃离研究站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他们留下的脚印在硫磺粉中格外清晰,每个脚印都泛着黑色的硫化斑,像串狼狈的省略号。赵莽看着他们消失在火山谷,知道这些人再也不敢回来——硫化物不仅击退了他们的身体,更摧毁了他们对“轻易获取”的幻想。
清理战场时,玛雅青年发现密探掉落的地图。上面用满文标注着研究站的布局,却在硫化银储藏室旁画着个问号——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为什么这些黑色晶体既能储能,又能防御,就像永远不懂“平衡公式”的深意。
赵莽在手册中记录下这次防御:“银硫共生,既是资源,也是屏障。取之失衡,则必受其反噬。”他让工匠在研究站外围增设了更多硫化银预警点,将防御范围扩大到“公平之泉”,形成道看不见的能量屏障。
查克的父亲用密探留下的金属碎片,在研究站门口铸造了个警示牌。正面是玛雅文的“平衡”,背面是汉字的“戒”,中间镶嵌着块硫化银晶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在无声地诉说:尊重规律者可入,贪婪掠夺者必拒。
晨雾散去时,硫柏树的叶片上还挂着硫化物凝结的露珠。赵莽摘下片叶子,露珠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其中最鲜艳的紫色,正是硫化银与硫磺反应的颜色。他突然明白,“银硫平衡”的意义远不止资源可持续,更在于它揭示了个真理:真正的强大,不是征服与占有,是与万物共生,在平衡中获得守护自己的力量。
研究站的钟声再次响起,这次是报平安的信号。钟声在“公平之泉”的上空回荡,硫化银晶体的微光与泉水中的银矿脉遥相呼应,像地脉在轻轻点头。赵莽知道,这场由后金密探引发的激战,不仅证明了“银硫共生”的防御价值,更让“平衡公式”在实战中得到了最好的注解——地球的馈赠,从来都自带守护机制,只看人类是否懂得珍惜。
第十二章 银色的归途
火山岛的晨雾正在退去,赵莽将黄金面具轻轻放在神庙遗址的黑曜石祭坛上。面具的水晶眼窝对准海平面的瞬间,恰逢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两道金色的光轨从水晶中射出,在海面上铺成笔直的光路,连浪花飞溅的轨迹都被镀上银边——这与“银钞同盟”船队的返航航线图完全重合,误差不超过三丈。
“是光线密码。”查克的手指抚过面具边缘的玛雅刻度,这些20进制的符号在阳光下投射出细小的光斑,组成航海图上的“安全航道”标记。他突然想起祖先的话:“羽蛇神的目光会指引归乡路”,原来所谓的神谕,是黄金面具利用阳光折射设计的导航系统。
老陈展开羊皮海图,将光轨投射的角度与图上的经纬度对照。30度的折射角对应着北纬20度航线,而水晶反射的光斑密度变化,恰好标记着暗礁的位置——这比任何罗盘都精准,因为它的参照物是永恒的太阳,就像《九章算术》的“重差术”永远基于不变的几何原理。
玛雅祭司点燃了神庙前的硫火。烟雾在光轨中形成淡蓝色的雾带,将光路分成清晰的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