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没说用法。走私船员们争抢着生吃药材,结果药性相冲,反而加重了呕吐,没人注意到救援船离开时,用低汞银币发了个隐蔽的信号:700赫兹,三短一长,通知伏击圈的巡逻船“目标已锁定”。
当救援船与“银帆号”汇合,赵莽展开真航线图,上面的标记与幽灵船沉银的位置形成完美闭环。二十年前的漏网之鱼,终于在汞毒与解药的博弈中,暴露了所有秘密。老陈用土茯苓汤的残渣在甲板上拼出航线,形状像条被斩断的蛇——象征着走私网络的终结。
远处传来炮声,是伏击圈的巡逻船在行动。走私船此刻连升起信号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在汞蒸气的迷雾里被动挨打,就像《跨卷伏笔》预言的那样:“贪汞者,终为汞所困。”
赵莽将航线图收进防水箱,旁边放着救治过的走私船员名单。土茯苓的清香混着海风,像种特殊的密码,诉说着这场以救代攻的胜利。他忽然明白,最高明的战术从来不是硬拼,而是像土茯苓解汞毒那样,找到对方最致命的弱点,用最小的代价达成目标。
夕阳西下时,医疗队的船员换回制服,药箱里的土茯苓少了一半,却多了比银矿更珍贵的情报。赵莽望着走私船沉没的方向,那里的汞蒸气正在消散,露出干净的海面——就像被净化的银矿,终于摆脱了汞毒的阴影。
银币罗盘的频率计恢复到安全的450赫兹,与土茯苓的草木香形成奇妙的和谐。赵莽知道,这场用解药打赢的战斗,不仅是对《跨卷伏笔》智慧的印证,更是文明与野蛮的终极区别:前者懂得克制与救治,后者只会掠夺与毁灭。
银讯狼烟
赵莽的指尖捏着那页烧焦的日志纸时,桐油灯的火苗突然剧烈摇曳。西班牙文的字迹被海水泡得模糊,却仍能辨认出关键句子:“后金船队待台风转向,以750赫兹银讯为标,直取秘鲁无汞矿”——墨迹未干的字迹里,藏着足以颠覆银钞同盟的阴谋。
“他们要把后金拖进来。”老陈的指节捏得发白,这位经历过万历援朝战争的水手,太清楚后金铁骑与西班牙火炮结合的可怕,“高频信号穿透力强,能在台风里稳定传输,这是想借天险打我们措手不及。”他盯着日志里的频率参数,750赫兹正好是银币反射的极限值,再高就会损伤银质。
医疗队带回的不止日志。一个被土茯苓救醒的西班牙文书,在半昏迷状态下吐露了更惊人的细节:后金大汗已派密使抵达马尼拉,带来了“以银换炮”的协议——用东北的高汞银矿换取西班牙的舰载炮,条件是共同夺取秘鲁银矿。而高频银币信号,就是两军协同的密码。
赵莽迅速在海图上划出防线。秘鲁银矿是同盟的“银库心脏”,那里的无汞银产量占总量的六成,一旦失守,银钞产量将立刻崩溃。更可怕的是,后金的骑兵若借道美洲,可能会绕过明朝的海防,从陆路突袭银矿营地——这已不是单纯的贸易对抗,而是一场横跨太平洋的军事同盟围剿。
“必须在台风转向前截获密使。”他将日志与银币罗盘并排放置,750赫兹的频率在光谱仪上拉出刺眼的红线,与后金密使惯用的“海东青信号”频率惊人地相似,“他们连信号体系都统一了,这是蓄谋已久。”
阿吉拉尔带着玛雅部落的骑兵赶来时,正撞见赵莽在调试新的反制设备。这是台结合了《天工开物》与玛雅星图的“银讯干扰器”,能发出750赫兹的反向频率,让后金与西班牙的信号在相遇时相互抵消,就像两列对开的马车,最终只会撞得粉碎。
“祖父的石碑上说,‘当银矿的反光变成狼烟,就是文明之战的开始’。”阿吉拉尔指着秘鲁方向的星空,那里的金星正在变暗,按玛雅历法是“血光先兆”,“我们的战士已在矿脉周围埋设汞蒸气陷阱,只要他们的信号一出现,就会触发机关。”
备战的三天三夜里,“银帆号”的甲板变成了信号实验室。赵莽让船员模拟后金的高频信号,测试干扰器的效果:当750赫兹的正向与反向信号相遇,光谱仪上会出现一条直线——代表信号完全中和。老陈则带着水手,将土茯苓汤分装成便携的竹筒,确保每个战士都能抵御可能的汞蒸气攻击。
台风转向的前夜,了望手报告发现异常信号。750赫兹的频率从西北方向传来,夹杂着后金密使特有的“海东青”银纹反射——他们在用约定的密码确认位置,显然已与西班牙船队汇合。赵莽看着光谱仪上跳动的峰值,知道决战的时刻到了。
“启动干扰器,通知秘鲁做好准备。”他的指令清晰有力。反制设备发出的750赫兹反向信号,像张无形的网罩向西北海域。不到一刻钟,对方的信号就开始紊乱,峰值忽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