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钗回到住处,先叫另一个丫鬟文杏回去,然后便坐在炕上闭目养神,一言不发。\秒~蟑¨结/暁′税.网^ +更·辛-蕞+筷.
莺儿做了“亏心事”,不免心怀忐忑,又见宝钗如此,更加不安,等了一会儿,便小意着上前试探道:
“姑娘,天己不早了,何不早些歇着?”
宝钗睁开眼睛,面无表情的看她一眼:
“去把门关上。”
莺儿“哦”了一声,低着头乖巧的将房门闭紧,又转回来:
“跪下。”
莺儿本就心虚,更不敢迟疑,扑通跪倒。宝钗面上划过一丝恼意,轻声道:
“你是自己老实说,还是我亲自来问你?”
莺儿垂着头,猛的瞪大眼睛,紧张的绞着手指,结结巴巴道:
“姑姑姑...姑娘..要..要我说...说什么?”
宝钗咬着牙,忍不住上前戳了一下莺儿的脑门:
“还在这里糊弄鬼?你知不知道,方才你那副在廊下的样子,若叫母亲知道,你以为你还能留在薛家?你是我的贴身丫鬟,倒敢做出这样的好事来!倘若传出去几句风言风语,你...!”
原来方才事毕之后,莺儿虽整理了一通,只是无奈遗留“蛛丝马迹”太多了些,松松垮垮,不曾规整的衣带,湿痕未干的裙角,面上难以消散的红云,还有那副身娇体软的姿态,如此种种,哪里就真能瞒得过宝钗的慧眼。+1¢5/9.t_x?t\.*c-o·m*
莺儿吓得小脸煞白,又素来有些害怕宝钗的威严,见瞒不过去,只得连连磕头求饶,抱着宝钗的小腿求恳道:
“姑娘饶我!我再不敢了!”
宝钗瞪她一眼,不为所动,只叫她老实交代,把话说清,莺儿便抽泣着,将原先在角落里的事,删去些“细枝末节”之后,一五一十的说与宝钗知道。
然而虽是她己做过一番删减,可单是那些掩藏不住的细节,便也足以叫宝钗自己脑补出许多的情节来。
终究她也只是个未出阁的少女,想着这些事情,也不免羞臊的慌。强抑着心头羞意,宝钗依旧面不改色,心跳却不免快了三分,暗啐一口:
‘林大哥未免也太...太欺负人了些...分明知道这是我的丫鬟......也是这丫头自己失了检点,才招惹了这番事故...’
这年头‘名节’二字甚重,若是在那些“诗礼传家”的老学究家里,闺阁女子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有严格的要求,甚至只是说错了一句话,便要担个名节受损的骂名。.d.n\s+g/o^m~.~n*e?t~
像这样的事,她也是听说过的,毕竟金陵李家,向来就是这样治家的...
而所谓的贴身丫鬟,便是闺阁小姐跟前最亲近之人,小姐们自己有什么秘密,少有能瞒得过自家跟前丫鬟的,若这等丫鬟被人收买了去,那小姐自身的秘密,自然也难保住。
故这贴身丫鬟的清白,实则也正关系着小姐的名节。
倘若丫鬟落得个“放荡”的名声,那小姐也免不得要受牵累,将来议论婚嫁之时,夫家大抵也免不得要泛起嘀咕。
这里头的厉害,宝钗自然明白,暗恼这丫鬟实在是胆大放肆,先前金玉良缘一说方起之时,这丫鬟便受了母亲的命推波助澜,如今却又有林大哥勾搭起来...
这又叫人如何来想她薛宝钗的为人?
若按着这丫鬟的举动,倘是心狠些的主家,借此打杀了也不为过,宝钗固然下不得这样的狠心,但若不去责罚,往后这丫鬟再变本加厉起来,又怎么得了...
有心要从重处置,却又不免琢磨起林思衡的心思来:
他是不是真喜爱这丫鬟?香菱据说如今在他府里便是极为得宠的,倘若莺儿也是如此,若是打出个好歹,或是赶了出去,只怕他难免生出芥蒂...
况且他...他今日与我说的那些话,这莺儿也是听见了的,他若是真心实意,来日有这丫鬟...或许也可为一臂助...
莺儿仍旧哭哭啼啼,宝钗怒视这丫鬟,一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了,只得先叹了口气:
“你可知道错了?”
莺儿磕头如捣蒜,小鸡啄米一般点头道:
“我知道错了,求姑娘饶我,千万别告诉太太!往后姑娘要我做什么就做什么,莺儿一定报答姑娘的恩情!姑娘饶命!”
宝钗瞥她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
“起来吧。”
莺儿赶紧抹抹眼泪爬起来,哭得一颤一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