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淳于的方法简单粗暴,直接写了一首包含云洲两字的诗句,贴在大船对着码头的一侧。*r·a+n′t?x¢t../c¨o¨m¢
万云洲只要在火奴鲁鲁,肯定不会不去关注这些岸边停留的货船。
不说别的,就货船上那么大的东风两个字,是个中国人都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船。
“不管有用没用,先贴了再说。”这是赵长启的原话。
因为这句话,姜淳于还多看了赵长启一眼,她以为的队长,沉着内敛且深沉。
她遇到的队长,平平无奇一个人。
赵长启问:“谁会写毛笔字,我去找张红字。”
当然是红纸黑字更吸引人,就是要写成过年对联那样贴在船上,才更醒目。`优-品~晓_说/徃\ *首`发!
姜淳于左右看看,大家都在摇头,最后只能无奈举手:“我写的毛笔字还能看。”
不谈笔锋啥的,姜淳于觉得自己的毛笔字还挺规整。
赵长启拍板:“那就一条船上写一幅,我相信万云洲只要在码头等着,肯定能看见。”
以现在姜淳于的面子,只是在船上贴对联,想来那些船的船长都不会有意见。
姜淳于也不去找其它船的船长沟通商量,这是赵长启的事情,她只管低头写对联。
昭代元丰日,云洲致瑞祥。
船头无浪多招宝,船后生风广进财。
顺风无浪行千里,舵后生风送万程。*3-y\e-w·u~./c_o-m¨
通达逍遥远近遊,江河湖海清波浪。
这样的对联姜淳于写了十副对联,只有第一幅包含云洲的留下,其余的都让赵长启拿去,让那些船长自己挑。
反正都是吉利话,估计大家也不会太介意。
果然,赵长启拿着对联转了一圈,回来两手看看。
多的四幅对联,他们船就先挑走了一幅,其余的三幅原本还没人要,后来听说是姜淳于写的,直接都被大家抢了。
现在赵长启回来,让姜淳于务必再写三幅,不然大家都不愿意。
“又不是过年,他们要那么多对联做什么?”不但姜淳于好奇,陆超云几个也好奇。
赵长启婉转道:“他们说婉婉本事大,写的对联也好,多要一幅,留着过年贴。”
其实那些船长是觉得这个“乔婉婉”简直是福星,给他们改的渔网简直太有用了。
这一趟航行,也是顺风顺水的,虽然遇到了风暴,但是人员物资根本没有损失,这就很难得。
他们还想要姜淳于写些:船头压浪、木船光彩,风顺船安这些横楣。
还有的要姜淳于给他们大桅写:大将军八面威风。给二桅写二将军开路先锋、二将军日行千里这些。
赵长启觉得他们得寸进尺,直接没答应。
从大桅写到五桅,再加上船尾栏板、舱室、灶台。
姜淳于就是在这写一天,估计也就勉强够他们六条船贴的。
赵长启拍板:“再给他们写三幅对联,再把横批都写了,其余的你不用管。”
姜淳于能说什么,写呗,反正也不差这一点。
等赵长启几个拿着对联去送的时候,几条货船上都贴上了红底黑字的对联。
在码头上,六条排在一起的大船原本不算显眼,但是个个船上对着码头这一面都贴了红色的对联,那就分外惹眼。
只要是国人,就没有不认识对联的。
那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只有新年或者家中有喜事才会贴。
这个时候,不年不节,贴着对联的大船出现,其它国家的人只觉得好奇,而我们国家的人肯定要过来看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