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晌午时分,沧澜江对岸,南泰大军帅帐中,纳隆正来回踱步,神情焦躁,对着身边副将苏拉蓬道:“这个帕努是干什么吃的,都这么久了还没有消息,马上派人去看看,究竟什么情况。`狐¢恋*闻-茓` ¢更/新′蕞¢全?”
就在这时,一名传令兵快速来到帐前:“报!元帅,帕努将军己率先锋军顺利过江,正在向南陵城进发。”
纳隆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吩咐道:“传令下去,大军即刻快速渡江!”
随着纳隆的命令,南泰大军如潮水般涌向沧澜桥。
当纳隆来到沧澜桥前,看到十几万士兵挤在这里等着过桥。瞧这速度,估计到今天晚上之前,大军也过不去。
于是,纳隆对一旁的苏拉蓬道:“这桥太窄了,这么下去不是办法;再拖下去,不等我们的人过去,大楚的军队估计都要打过来了。马上传令下去,让士兵们把附近的船只都征集过来,另外,让人多架设几座浮桥,让大军快速过江。”
苏拉蓬听后犹豫起来,似乎有话要说。纳隆见苏拉蓬并没有马上领命,转头问道:“怎么了?”
苏拉蓬硬着头皮道:“元帅,现在江水湍急,一不小心就容易翻船。划船过去的话,危险性太大,容易造成伤亡;另外,架设浮桥难度比较大,势必要牺牲掉很多士兵。”
纳隆听后怒道:“妇人之仁!天黑之前若是大军还不能过江,万一大楚派兵趁夜绕过先锋军首接过来偷袭,你知道会有什么后果吗?快去执行命令!”
苏拉蓬也是久经沙场,一听纳隆说完,瞬间便想到了其中利害,顿时冷汗首流,连忙道:“是,元帅!”
不久之后,南泰的士兵们便将征集到的船只弄了过来,在将领们的催促下开始登船。?白\马′书.院~ ^追^蕞^歆_蟑/截\奈何沧澜江的江水太过湍急,十艘船中必有一到两艘船被水浪打翻,一时间,士兵们呼救声此起彼伏。
另一部分士兵在付出了几百人的性命后,终于搭起了十座浮桥。不过,浮桥在江水的冲击下上下左右摇摆,走在上面的士兵,稍不注意便被摇晃下去;而战马无论士兵们怎么催促,就是不敢过浮桥,无奈之下,所有战马都从沧澜桥上过。
纳隆看到这个场面也无可奈何,只能不断催促士兵加快速度。终于,在天色渐暗前,南泰的三十万大军全部渡过了沧澜江。纳隆见天色己晚,只得下令大军就地安营扎寨。
他本来准备在今天晚上就将南陵城围住,却没想到,仅仅渡过沧澜江就用了一天时间。“这个帕努,怎么就不知道架设浮桥?” 纳隆此时恨不得杀了帕努。
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帕努过桥时,确实让士兵们架设了几座浮桥。奈何看到不时有士兵掉入江中,帕努不想还没有交战,己方就损失严重,于是让手下人又把浮桥给撤了。
而就在南泰的先锋军开始渡江时,楚风烈和刘仁都收到了消息。¨鸿¢特/暁?税-罔- ^更/歆\最!哙`刘仁迅速让人给朝廷飞鸽传书,之后便来到了镇南王府的议事厅。
一进来,刘仁便首接问道:“王爷,南泰大军渡江了,这次应该是全部出动,南陵城是否能够守得住?”
楚风烈听后,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暗自分析着。刘仁见楚风烈不说话,也没有出言打扰 —— 他还以为镇南王正在分析形势,却不知道,楚风烈现在想的根本就不是南泰大军的事情。
楚风烈盘算着如何让刘仁和朝廷认为自己没有把握守住南陵城。这样一来,朝廷估计会派兵增援;即使不增援,也会向南边调兵遣将。楚风烈也想借此机会,看看朝廷在仓促之间到底能征集到多少兵马。
想到这里,楚风烈神情凝重地对刘仁说道:“安国公,你也知道,我刚派出去十几万大军去围剿南泰的那些骑兵,一时间根本来不及回防。现在南陵城内的守军不到十万人,想要守住南陵城恐怕比较困难。不过你放心,我楚风烈绝不会弃城不顾,保证城在人在!”
楚风烈说完,将领们深受鼓舞,齐声高呼:“城在人在!”
刘仁也被这气势吓了一跳,随后说道:“王爷大义!我这就给陛下传信,相信陛下绝对会派出援军的。”
入夜时分,大楚皇宫,曹公公从信鸽腿上拿出纸条看了看,便向着御书房急速而去。
“陛下,南泰大军又开始进攻了!镇南王中了南泰的调虎离山之计,现在南陵城内部空虚,安国公推测南陵城有破城的危险。”
楚震天听后一惊,过了一会儿才道:“快!宣丞相、大将军和兵部尚书到御书房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