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这野史,怎么全成真了? > 第31章 你给古代人讲氮磷钾化肥?

第31章 你给古代人讲氮磷钾化肥?

给食物准备好了【肉,菜、饭】。”

“...”

室外,吴院长等人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吴院长满脸震撼,“原来蔬菜,菠菜,一些叶子较多的菜,它们更喜欢【氮肥】;从而让菜叶越来越多!”

常斌骇然地喃喃着:“萝卜,它更喜欢磷钾肥,有助于根茎的膨大;从而让萝卜直接变得更大。”

苏岳震撼到体无完肤,“还有豆子,它们喜欢少点的氮多点的磷钾的肥;这样就能让豆子产量疯狂增多!”

三人面面相觑,皆是满脸难以置信。

“我没想到,我真的没想到,提高农作物,竟然是【对症下药】!”

“老天那,我现在才发现,我们好肤浅;我们种植作物,只用常见的一种【有机肥】,这样一来,怎么能让大多数作物产量增加呢?”

“原来这是【知识】,原来种植,提高作物产量竟然如此大有学问!”

“这就是【格物致知】啊!”

看见学生和老师们的反应,江哲忍不住笑出了声。

“就这么点基础的现代知识就让你们如此震撼。”

“李时珍所讲的还只是小学生都能听懂的;若让他再讲到【化学方程式】...”

“你们岂不是会认为李时珍掌握了【创造万物】的神仙手段?”

画面,室内。

看着室内外众人震撼与难以置信的模样,李时珍嘴角止不住勾勒。

他自己当初知道来自未来的知识时...

也是如此震撼!

他感觉自己之前所学的东西都非常的肤浅!

若只会用,不知其原理;这项知识迟早会流失在时间的洪流中!

只有真正掌握原理,才能流传万世!

片刻后,震惊的现场逐渐苏醒。

苏明忍不住喉结耸动,“先生,这太震撼了,有的植物爱吃磷,而有的植物爱吃氮...有的食物都爱吃氮磷钾。”

“这学问实在是太大了!”

“一旦我们大明的农民掌握了它,岂不是年产量翻多倍?”

“天哪,这不是我们大明的知识,绝对不是!”

激动之间,苏明震撼到直接说出了心里话。

只见李时珍微微一笑,丝毫没有为其解释,直接回应:“嗯,确实会翻倍,但是翻倍是有极限的。”

“先生,极限何意?”

“比如一亩水稻地,在我们大明南北方,它只能产出346斤左右;这还是照顾得好的土地。”

“若照顾得差一点,连300斤都不到。”

“而水稻,它喜欢氮磷钾复合肥。”

“当我们给稻田撒上适量的氮磷钾,那么最终它的产量会达到2成至5成。”

“换算一下,原本能产出平均300斤的水稻,经过【科学施肥】后,增产2成就是:360斤。增长5成就是:450斤。”

学生与先生们眼中顿时放光。

原本普通施肥的水稻,只能346斤左右。

在科学化施肥后,竟然能增产2成到5成。

再换算一番,那大明全国每年能增产出2~5成的水稻。

若是大明的所有农民都知晓什么作物喜欢什么肥,那么完全就能提高整体的2成与5成。

届时能养活的百姓多,流民将少;灾害也将随之减少。

但很快,苏岳意识到关键,眉头紧蹙地说:“不够,完全不够。”

吴院长问:“什么不够?”

苏岳说:“这是作物本身的极限,是植物本身的产量的极限;没有破除该极限。”

常斌问:“怎说?”

苏岳解释:“就像我们人类身高也有极限;我听闻大明有身高2米1的巨人...按照李小先生的计算单位;这是人类的身高极限;然后超过2米1,那就不太可能,这就是人类的极限。”

“既然人类有极限,那么植物也有极限。”

“而李小先生使用仙人之法将植物的极限提前发挥出来,但也仅仅是这个极限了;依旧无法养活全部百姓。”

赵才轻轻点头,“确实如此,远远不够。”

听着室外夫子们议论的声音,李时珍好奇地看向中年人,“这位大叔,您是?”

“我是本县的县令。”

“哦?原来是县令,恭候。”

“不必,你讲你的课。”

李时珍回应:“您认为的非常不错;这确实是植物的极限,想要突破植物的产量极限,那么就得从植物的本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