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的技术男,戴着厚厚的眼镜,闻言立刻埋头在一台复杂的多通道声学分析仪上操作起来,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仪器屏幕闪烁着各种波形图和数据流,发出轻微的嗡鸣声。
“主接收阵列信号稳定,增益正常。次声通道……嗯?”赵工突然顿住,推了推眼镜,凑近屏幕仔细看着,“奇怪……背景噪声在特定频段有轻微抬升,像是……某种微弱的周期性干扰?”他手指在触控板上滑动,调出一个频谱分析界面。
“具体频段和特征?”林薇立刻凑过去看。
“集中在0.5到5赫兹之间,强度很低,但波形有规律,不是风噪的随机谱。有点像……极低频的嗡鸣?或者……某种机械震动?”赵工的语气带着困惑,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标注着参数,“持续时间很短,刚出现不到十秒,现在又消失了。gps信号……嗯?刚才好像也跳了一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强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仪表盘上的车载gps导航屏幕,嘟囔道:“没跳啊?一直指着呢,方向没错。”
“可能是瞬间的电磁扰动,或者仪器本身的基线漂移。”林薇谨慎地说,但眉头已经微微锁起,“继续监测。陈默,你的摄像机有没有安装特殊声学麦克风?或许能捕捉到一些环境音。”
“有指向性长焦麦,”陈默回答,同时迅速检查了一下摄像机的外接麦克风设置,“不过主要收风噪。需要我录一段环境音吗?”
“可以,录几分钟原始素材备用。”林薇点头。
陈默立刻将摄像机对准窗外连绵的沙丘,开启了录音功能。镜头里,巨大的沙丘在热浪中微微扭曲,投下深邃的、几乎呈墨蓝色的阴影。沙脊的线条锋利如刀,在强烈的明暗对比下,显得既壮美又潜藏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孤寂和……诡异。有那么一瞬间,陈默似乎看到远处一座高大沙丘的背阴面,沙粒似乎极其轻微地、不符合常理地向下滑落了一小片,就像有什么东西刚刚从那里快速溜了下去。但热浪扭曲着空气,影像模糊不清,等他凝神再看时,那里只有一片死寂的、纹丝不动的沙坡。也许是眼花?也许是沙丘自然的小规模流泻?他甩甩头,将镜头推得更远。
“老骆驼,”陈默一边拍摄,一边状似随意地问,“您刚才说沙童会弄出小孩儿的声音?具体什么样的?”
老骆驼沉默着,眼睛死死盯着前方越来越近的巨大沙丘群,仿佛那里潜藏着择人而噬的猛兽。半晌,他才用那种砂纸摩擦般的嗓音低沉地回答:“说不清……有时候像小娃儿光着脚在干沙子上跑,‘嚓嚓嚓’‘嚓嚓嚓’的,又轻又快,就在你耳朵边儿上,可一回头,啥也没有。有时候……像哼歌,不成调,呜噜呜噜的,听不清词儿,飘乎乎地,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勾着你往岔道上走……”他的描述带着一种身临其境的寒意,让车厢里好不容易被林薇的科学解释驱散的那点诡异感又悄然弥漫开来。
“林博士,”赵工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那个低频干扰……又出现了!这次持续时间稍长,大约十五秒。强度……比刚才略高一点点。而且……gps定位坐标刚才出现了一次瞬时偏移,大约……偏离了预设航线三十米左右,很快又校正回来了。记录下来了。”
“三十米?”林薇的脸色真正凝重起来。在毫无参照物的沙漠腹地,三十米的误差在视觉上可能毫无察觉,但累积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她迅速调出平板上的导航地图和实时轨迹对比。“轨迹记录显示,我们过去五分钟的实际路径确实有一个微小的、弧形的偏离,正好对应那个干扰时段。张强,你刚才驾驶时有没有感觉方向盘有异常?或者地面有特殊的震动?”
张强一脸茫然:“没啊!方向盘稳得很!地也硬邦邦的,没觉着震啊!是不是机器出毛病了?”
“仪器自检全部通过。”赵工肯定地说,“信号源……初步判定来自我们西南方向,但距离和具体位置非常模糊,被强烈的地表环境噪声掩盖了。”
陈默的摄像机一直没停,他不动声色地将镜头微微转向赵工提到的西南方向。巨大的沙丘像沉默的金字塔,在烈日下蒸腾着无形的热气。镜头缓缓扫过那些巨大的沙坡和深邃的阴影。突然,在取景器的最边缘,似乎有一个极其矮小的、颜色比周围沙粒略深一点的影子,在一座沙丘顶部的背风面一闪而过,速度快得像幻觉。陈默心头猛地一跳,手指迅速调整焦距,将镜头猛地推了过去!
长焦镜头剧烈地晃动、聚焦。屏幕上,只有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