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桃源山居 > 第240章 中秋 古琴《高山流水》〔4〕

第240章 中秋 古琴《高山流水》〔4〕

“如果我没有听错的话,这应该是高山流水!”旁边一直沉浸在乐曲声里的青云老爷子,这个时候突然说了一声。

“老老爷爷,什么是高山流水啊?”坐在老爷子怀里的小嘟嘟有些困惑地仰着小脸。

不过她刚才从杨叶的弹琴声里,好像是能感觉出一些,时而曲调低沉,时而又高扬。

虽然现在的古琴,已经很少人听,也很少人去了解;但《高山流水》的大名,还是如雷贯耳的,哪怕不懂乐器,不懂音乐的,也都听说过《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可以说是最顶级,也是古往今来最有名的古琴曲之一,而现存于世的古琴曲当中,跻身前十的;而关于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还有一个唯美动听的故事传说;那就是伯牙子期的故事。

杨叶见嘟嘟和小虎头两个小家伙对这首曲子非常感兴趣,便跟他们说起这段历史典故来。

高山流水,要结合这个故事,才会更有意境,很多时候,一首曲子便是因为这些历史传说,才赋予了他灵魂和精神,才会让这些名曲流传至今的。

俞伯牙是春秋时期的一名乐师,相当于现在的大明星,音乐家;他善于弹琴,琴技高超,闻名于世,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伯牙并没有为此而感到高兴,他觉得这些人都是因为他的名气,而觉得好,而不是因为喜欢他的曲子。

没有人真正的懂他,懂他的琴声;直到有一次,他奉命出使楚国,遇到了钟子期,钟子期只是一个樵夫,他哪里懂得深奥的琴曲和乐理;但他从伯牙的琴声里,听到了伯牙那真挚的情感。

两人一见如故,谈论起琴法和乐理,越弹越投机,觉得相见恨晚,于是结拜为兄弟。

之后,伯牙跟钟子期分别后,约定了第二年再见。

第二年,伯牙如约来到了约定的地点,却不见钟子期,一打听,才知道钟子期已经病逝了,并且临终前让人将自己的坟墓修在江边,到了相会的时候就能听见伯牙的琴声了;伯牙为此伤心不已,在钟子期坟前弹奏一曲《高山流水》,这便是这一首流传至今的高山流水了。

一曲毕,伯牙对着钟子期的坟墓,说:自己再无知音,琴声也不会再有人能听懂,就摔碎了琴,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弹过琴;后来,高山流水,便用来形容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杨叶弹奏完高山流水,也把伯牙子期的故事说完。

小嘟嘟和虎头两个家伙及赏月的人也都听听的如痴如醉,细细回想着琴声,确实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杨叶自爷爷教他弹古琴时,就特别是这首高山流水,不单单是这曲子优美,还因为伯牙子期的故事,直到现在为止,也是这样。

虽然这琴曲本身的品质很高,但故事让它的档次升华了;但是有这个故事,这琴曲才能封神,千古流传。

高山流水,传至现在,化作了两篇,分《高山》、《流水》二曲;刚才杨叶弹奏的是《高山流水》完整版。

但只要稍微懂一些音乐的,便能听出来不一样的感觉,前半段和后半段,是不一样的;这首曲子在前半段,高山部分;表现出给人的感觉是,高山雄浑、深沉、肃穆、高洁的神韵。而在后半段流水,则是表现出潺潺流水的意境;后半段的潺潺流水和前半段的巍巍高山相映成趣,意境叠合,更加深远,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全曲结合来看,气势宏大,意境深邃。

就是陈武这个家伙听了之后,也都沉醉于其中,可见流传至今的《高山流水》有多么的撼动人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