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 > 第1286章

第1286章

正因如此,汉人鲜少愿意迁徙至此定居;若仅依赖当地部族维系统治,一旦中原王朝国力衰弱,便会迅速失去对西域的掌控。?看*书¢君~ *庚¢辛/醉_筷\

由此可见,要稳固西域统治,关键在于寻得一块土地肥沃、可发展农业的区域。

唯有占据这样的地方,方能吸引大量汉人迁移定居,扎下根基,进而实现对整个西域的长久掌控。

阿姆河与锡尔河孕育的河中地区,无疑是最为理想的选择。

这片土地水源充沛、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发展农业。拿下此地,大明便拥有了统治西域的永久性根据地——既可为驻军提供充足粮草,又能成为汉人迁徙的聚居中心,从根本上改变以往西域治理的被动局面。*如\蚊?王. `吾\错/内_容\

东察合台汗国大败的消息如狂风般席卷西域,明军自哈密、吐鲁番一路西进,横扫沿途大小部族,最终一战歼灭马哈麻可汗号称“百万”的联军。

连马哈麻本人都成了阶下囚,与速檀阿力可汗一同被押往大明京师;贾别尼、卜烟帖木儿等部族首领更是几乎被斩尽杀绝。

与此同时,青海乌斯藏地区也被明军将领平安率领的一万大军荡平,整个西域尽入大明版图。

消息传开,西域诸部震动,恐慌如瘟疫般蔓延——所有人都明白,天变了。·x\w+b^s-z\.?c`o,m/

蒙古人统治的时代已然落幕,大明将取而代之,可没人知道这个新主人会带来怎样的统治。

长久以来,西域各部族对蒙古人的统治早已习以为常,甚至可说颇为适应。蒙古人入主西域时,本就人口稀少,又缺乏自成体系的深厚文化底蕴,难以在这片土地上推行自身的文化与制度。

因此,他们很快便在与当地部族的交融中,走上了突厥化、苏丹化的道路——语言、服饰、习俗乃至信仰都逐渐向西域本土靠拢,最终慢慢融入了当地的部族社会。

这种融入使得蒙古人的统治呈现出极度粗放松散的特点:他们不刻意削弱各部族的力量,反而放任大小部族保留自己的武装与军队,只需定期缴纳贡赋、名义上臣服即可,部族内部的事务几乎完全自主,首领的权力不受过多干涉,草场的划分、人口的管理、内部的纠纷,都由部族自行决断。

对西域诸部而言,这样的统治意味着无需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也不必担心文化与信仰受到冲击,日子过得安稳自在。

随着时间推移,蒙古人的核心力量逐渐衰弱,原本被压制的哈萨克、突厥、畏兀尔、回回等部族趁机各自壮大。

他们凭借积累的人口与武力,开始在西域划分势力范围,形成了大大小小数百个割据政权。虽时常因草场、水源爆发冲突,整个西域陷入混战不休的混乱局面,但对各部族而言,这种混乱中反而藏着自主与自由——没有强大的中央政权约束,每个部族都能按自己的意愿生存,哪怕彼此攻伐,也远胜于被一个强势的外来政权彻底掌控。

但大明与蒙古截然不同。这个崛起于东方的帝国,拥有数千万人口,远超西域诸部总和;其文化历经数千年积淀,形成了完整的文字、礼仪与思想体系,无需像蒙古人那样向其他文明学习,更不必融入当地部族——恰恰相反,大明要的是让西域所有人都融入自身的体系,从语言服饰到思想信仰,都要向中原看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