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穿越后,我避免抄家灭族命运 > 第1298章

第1298章

“此外,伊斯兰教就是我大明所说的回教,这是帖木儿帝国的国教。^天-禧¢小¢税.枉- \首\发′”

李祺话锋一转,再次提到了宗教难题。

“整个帖木儿国,本质上是个宗教性质的国家。那被称作‘死瘸子’的帖木儿,更被其追随者奉为‘真主之鞭’,宣称自己的征战是奉真主之命传播信仰。伊斯兰教早已被确立为帖木儿国的国教,不仅是维系国内各族群的精神纽带,更成了他对外扩张的旗帜——每次出兵,他都会以‘讨伐异教’为名号召信徒,用宗教狂热凝聚军心,让将士相信战死沙场便是升入天园的捷径。′1-3\3,t·x_t..?c/o.m′”

“这种宗教与军事的深度绑定,让帖木儿的征战多了一层神圣性:征服中亚时,他以‘净化异端’为由荡平反抗部落;西征奥斯曼时,又以‘捍卫正统信仰’为旗凝聚力量。如今若东征大明,他必会将这场战争包装成‘伊斯兰世界对异教帝国的圣战’,借宗教号召力弥补自身非黄金家族的身份短板,让麾下军民相信此举既是为真主开疆,也是为自己谋得天园福祉。这层宗教因素,更让他的东征多了几分不容动摇的执念。”

十三世纪,是属于大蒙古帝国的时代。蒙古铁骑凭借三次西征的赫赫战功,先后在中亚、西亚地区建立起窝阔台、察合台、伊尔、钦察四大汗国,其中盘踞中亚核心地带的便是察合台汗国与窝阔台汗国。(`[看(_书¤屋§小{说?网%- )′免|)&费`÷阅#?读ˉ}

随着大蒙古帝国的势力通过西征深入伊斯兰教传统势力范围,成吉思汗留在中亚的子孙们——尤其是察合台、窝阔台两系的后裔,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伊斯兰教的文化包围中。

他们统治的疆域内,波斯人、突厥人多信奉伊斯兰教,清真寺与经文的影响无处不在。久而久之,这些蒙古贵族为了稳固统治、争取当地宗教势力支持,逐渐放弃了传统的萨满信仰,从通婚到日常习俗皆向伊斯兰文化靠拢,最终实现了完全的伊斯兰化。

这种转变使得中亚的蒙古汗国在文化认同上与漠北的蒙古本部渐行渐远,也为后来帖木儿以伊斯兰教为旗帜整合中亚势力埋下了伏笔——当蒙古贵族自身已成为伊斯兰信徒,“捍卫信仰”便成了比“黄金家族血脉”更易凝聚人心的纽带。

死瘸子帖木儿正是以穆斯林统治者的头衔——“苏丹”自称,在西察合台汗国的旧土上建立起帖木儿王朝。他虽在形式上保留了蒙古部落传统的“扎撒”习俗,比如议事时仍沿用忽里勒台大会的仪式,对功勋贵族分封采邑时也参照蒙古旧制,但这不过是维系统治的权宜之计。

实际上,整个国家早已全面伊斯兰化:贵族阶层以诵读《古兰经》为荣,日常礼仪遵循伊斯兰教法;平民百姓的婚丧嫁娶、节庆祭祀皆按伊斯兰教规操办;各地清真寺取代了蒙古传统的萨满祭坛,成为精神生活的核心场所;连官方文书也多以波斯文书写,夹杂着大量阿拉伯语宗教术语。

这种自上而下的文化转向,让帖木儿王朝虽脱胎于蒙古汗国,却早已成为伊斯兰世界的一部分,也让帖木儿得以借宗教权威巩固统治,弥补自身非黄金家族的身份缺陷。

“帖木儿本人之所以能横扫中亚、建立庞大帝国,除了依托蒙古军事集团的武力支撑,伊斯兰教宗教集团的作用同样不可或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