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太后和三皇弟是凶手,母后和父皇也是凶手。?鸿?特,小^说¨罔¨ ·蕪?错?内+容-
所有的冤仇在他脑子中纠缠成解不开的结。
他唯一庆幸的是,还好皇兄没有死在杜太后的阴谋下。
若是皇兄出了事,他不知道自己会变成什么样,不知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些冤孽。
明灯上了慈光山后,偶尔想起这些事情还是会觉得内心烦扰。
但每次悟真来的时候,他都没空想这些事情。
悟真这孩子很容易满足,只要吃到好吃的东西,就能高兴一整天。
一高兴,就在明灯身边说话说个不停。
搞得他别说想以前的事情了,连诵经的时间都快不够了。
明灯觉得这样很好,于是去找寺里住持,说想收悟真为徒。
悟真成为明灯徒弟的那天,对明灯说:“师父,你好像佛。”
明灯:“出家人不要拍马屁。”
悟真:“我没有拍过马。”
明灯:“……为什么说为师像佛?”
悟真:“因为佛祖很好很心善,师父也很好很心善。”
明灯摸摸悟真光亮的脑袋,发现这孩子已经不知不觉地被喂成了个小胖子。*y_d¢d,x~s^w?./c_o?m.
咚——咚——咚——
寺庙内钟声响起,在山头悠悠飘荡。
知知等人离开了慈光寺,要赶在日落前回城。
明灯和悟真站在山头,遥望着远行的人影。
明灯看着悟真那副舍不得的神情,说:
“悟真,哪天为师要是被抓下山当王爷,你是不是也要站在这里看为师?”
悟真仰头:“师父,那他们什么时候来抓你呀?”
明灯:“不知道。”
悟真“哦”了一声,然后道:
“那我也想被抓走,师父被抓到哪里,就把我也抓到哪里去。”
明灯笑了。
一阵寒风吹来。
“阿嚏!”悟真打了个喷嚏。
明灯牵着悟真回去把帽子戴上。
悟真吸吸鼻子:“希望天气暖和点就好了。”
……
知知一行人平安回到了裴府。
接下来几日,天气没有变暖,也没有变得更冷。
过年休假的时候,裴凌风还带着一大家子人回河东去看裴定礼夫妇。·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地过了年。
接下来两三年,知知继续在长安和薛澈一起念书练功,闲暇时捉鸟骑马。
等到知知九岁的时候,伍瑛娘和黑匪山村民的食肆越来越大,开成了酒楼。
裴凌风和裴凌云升了官职。
裴璇也在禁卫军中得了个小将领的职位。
知知的堂兄入读官学,堂姐去了书院。
九岁的薛澈决定以后想做个文官,于是更下苦功,准备着进入弘文馆的考试。
而九岁的知知也不在府中念书了。
她被召进宫中给皇嗣做伴读。
选她做伴读的,是皇上最宠爱的宁安公主。
宁安公主是皇后娘娘所出,太子胞妹,也是帝后的掌上明珠。
但也因为自小被宠爱,宁安公主性子张扬,不似寻常贵女娴静。
宁安公主不喜欢念书,喜欢练武。
皇上和皇后娘娘为了让宁安公主好好念书,便想给她选个品学兼优的伴读。
宁安公主说:“选伴读可以,但是我要自己选。”
最后,宁安公主选了两个伴读。
一个是袁采薇,另一个就是知知。
知知本来是不愿意去宫中上学的,可是圣旨已经下来了,裴家也不能抗旨。
于是裴凌云和伍瑛娘哄着知知先去了第一日。
大人们都觉得,按知知这个性子,在宫中伴读估计伴不了两天就结束了。
出乎意料地,知知第一日去宫中伴读后,下午兴高采烈地回家,晚饭的时候积极地说:
“我明天要更早起,早点去宫里,我和采薇还有公主都约好了。”
“公主带我和采薇去演武场和马场了,宫里的演武场和马场都好大啊。”
“宫里的糕点也好吃,香香酥酥的,一点都不腻。”
裴凌云和伍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