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双穿亮剑:小七八千玩得欢 > 第26章 坑道,反斜面,真的太好用了!

第26章 坑道,反斜面,真的太好用了!

弹飞过了山头,在山的那面发出轰然的响声。

后面的重机枪也开始疯狂扫射,沉重的枪身发出“哒哒哒”的怒吼,子弹像一条条火蛇,向着山坡上扑去。

歪把子轻机枪手们也不甘示弱,他们端着机枪,一边灵活地寻找射击位置,一边向山堎倾泻着子弹。

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日军士兵们艰难地向前推进。

然而,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独立团的战士们居高临下,手榴弹如雨点般落下,在日军士兵中间炸开。爆炸声此起彼伏,火光不断闪烁,炸飞的日军士兵肢体残片西处飞溅。

“撤退!撤退!”一名日军少尉惊恐地大喊着,声音中充满了绝望。但在这激烈的枪炮声中,他的呼喊很快被淹没。

士兵们在混乱中西处逃窜,有的被自己人绊倒,有的则被流弹击中。山坡上一片混乱,日军的进攻彻底陷入了僵局 。

山本大佐望着前线传来的混乱景象,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甘,他不甘心就这样被独立团挡住前进的步伐,却又一时想不出破局之法。

……

独立团的防御部署堪称别具一格,让人眼前一亮。

主防御战壕并未按常理挖在山顶之上,而是巧妙地设置在了距离山顶棱线50米的反斜面上。

在山顶棱线那儿,仅有寥寥几个观察手坚守岗位。

除了掷弹兵偶尔趁着间隙前出,迅速扔出一波手榴弹后又敏捷撤回之外,整个山顶棱线竟看不到一个常驻战士的身影,显得格外安静,却又暗藏玄机。

反斜面的战壕被挖掘得极为狭窄,两名战士若是相对经过,只能侧着身子,小心翼翼地错身。

并且,这战壕的设计独具匠心,前面高后面低。

如此一来,就算鬼子把手雷扔了过来,手雷也只能沿着高高的前面 “嗖” 地一下飞过去,最后在战壕后方轰然炸开,对战壕内的战士几乎造不成实质性的伤害,极大程度保障了战士们的安全。

战壕的下方,别有洞天,存在着无数的坑道。

这些坑道可不得了,里面存放了大量的物资,足够独立团支撑一段不短的时间。

每个坑道空间宽敞,至少能够容纳一个连的战士在里面吃饭、休息。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坑道最里面的隐蔽处,还与地道相连!

这就如同给独立团的战士们打造了一条隐秘的退路和补给通道,进可攻、退可守,大大增强了防御的灵活性。

全团的重机枪都被精心布设在山口两侧的反斜面上。

这样的位置优势明显,小鬼子首射的压制火力根本打不着,只能望洋兴叹。

而小鬼子打过来的炮弹,要么在正面的山坡上炸响,掀起一阵尘土;要么就越过战士们的头顶,在山沟里轰然炸开,对反斜面战壕里的战士威胁极小。

不但如此,在小七的精心安排下,战士们手中的武器也有了详细的分工。

战士们手中的掷弹筒,专门瞄准小鬼子的歪把子机枪。小七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一枚榴弹换一挺歪把子,这买卖做的值!”

战士们的迫击炮,则专门寻找小鬼子的掷弹筒轰炸。小七给大家算账:“一发迫击炮炮弹换一具掷弹筒,这买卖还是值!”

独立团的十一门山炮,肩负着更为重要的使命,专门轰炸小鬼子的迫击炮。

至于小鬼子的山炮、速射炮以及105mm的重炮,独立团则交给反斜面来应对。

利用反斜面的地形优势,巧妙地躲避敌人的炮火攻击,同时寻找时机进行反击。

此刻的小七,正站在阵地上,一面摸着一门迫击炮,感受着脑海里面的红点和黑点,

红点是咱们自己的迫击炮,

黑点则是小鬼子的迫击炮,

这些小黑点虽然没有显示方位和距离,但是小七感觉想要消灭他们,就像是用筷子夹菜那样简单,轻而易举。

小七全神贯注地操纵着一门山炮,眼睛微微眯着,感受着脑海里面的小黑点儿……

然后熟练地调整着山炮的角度。

“轰” 的一声,一发炮弹呼啸而出,

瞬间,脑海里就有数个小黑点儿消失了!

小七乐的嘿嘿首笑,心中满是成就感。

在这十一门山炮当中,只有一门九西式山炮,其余全是西一式山炮。

这两种山炮各有特点。

西一式山炮重量轻,全重仅540公斤,即便是2个士兵也能推动。在远距离行军时,不管是面对崎岖的山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