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刘备家的霍去病式女婿 > 第297章 军改试验

第297章 军改试验

孙乾劝说刘璋归降不成,刘备乃召庞统、法正问计。¢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

刘备曰:“成都城高池深,若是强攻,恐折损甚众,二公可别有良策?”

庞统与法正默契渐生,对视一眼,法正进言曰:

“黄权所言城中尚有数万兵马,倘若为真,则强攻不可取,当以计取胜也。”

言罢,与帐中踱步一番,捋须曰:

“如公祐先生所言,刘璋不降,料是成都周遭郡县尚有守军,一旦有忠勇之士统率诸军来救,我军腹背受敌,恐有败绩...

某思得一计,却须新任护军都督相助,方能成事。”

刘备闻言,奇曰:“是何计策,须柏轩相助?”

法正捻起胡须,笑曰:“我军西方营寨皆在城下,营中虚实皆为蜀军所窥探。

若能在不知不觉中调出营中精锐,星夜去袭郫县、雒县、新都、江原,广都,取五县之印送入成都,刘璋等辈必然惊惧。

如此,先断其外援,再伤其士气,城中必乱!

只是...”

庞统闻言,己猜到法正之计,顺着说道:

“只是须请护军都督调拨得力新卒,替换西营精锐,依旧每日操练,以迷惑城中。”

法正闻言,笑曰:“然也,此乃虚兵袭援之计也。”

刘备闻言,思忖一番,问曰:“此计虽妙,奈何新卒未经操练,如何能瞒过城中?”

法正道:“吾尝闻护军都督曾于七日间募兵数万之众,旬月间精练士卒,可比百战之师,想来必有其能。.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

如今,只须从新卒中挑选两万余众,替入西营,操练三五日便可瞒过城中。”

刘备闻言,颔首曰:“柏轩虽年少,却有统兵天分,此计或可一试。”

言罢,便欲差人去请赵林来见。

庞统却道:“不若我等亲去新营一探究竟,若新卒操练得当,便依计而行,若不然,则另寻他法。”

刘备从善如流。

君臣三人遂领数十骑出辕门,径往新营而去。

时赵林正巡视新卒操练。

如今新营己有十万之众,其中八万余士卒,万余文吏。

这万余文吏皆是从营中挑选出的识字之人。

赵林原在江夏之时,便欲行军改,只是当时曹操大军南下,赤壁之战近在眼前,赵林虽有心军改,苦无时机,只得作罢。

如今十万之众尽在掌中,赵林便旧事重提,欲先试验一番,为来日军改汲取经验。

在赵林心中,如今作战之时,士卒多以首级为军功凭证,因而多有酣战之时,士卒忙于割下敌军首级而不能专心对敌的情况。,我/地*书^城* ,已¨发?布^蕞/鑫¢彰.結^

况且,以首级论军功,一则颇为残忍,二则计数不便,三则计算完军功,还需掘土掩埋,避免滋生疫病。

若是以割耳计算军功,亦治标而不治本。

虽较割首方便携带,但头颅能辨认是否是杀良冒功,耳朵又如何分辨?

而且亦须掘土掩埋,否则一耳虽少,众耳却也有滋生疫病的可能。

因此,在赵林设想中,若能仿照后世戚家军,以一什为一个战斗小组,分为一名队长,两名刀盾手,西名持戈挺矛之士,两名弓弩手,两人分持斧锤,合十一人。

如此结为军阵,互相配合、依托,刀盾抵住敌军,长矛捅刺,长戈勾拿,锤斧破甲,弓弩攒射,各有所专。

无论是近战、远战,以寡击众还是围歼之战,平原对阵还是遭遇战,即便是主将不幸战死,士卒亦可在什长带领下,以什为单位,攻守自成体系。

若能将无数个小组再结成军阵,岂不是无敌于天下?

当然,这是赵林设想中的究极完成体,而今只是在新营中浅浅一试。

比如这万余文吏。

说是文吏,其实亦要上阵,只不过不是杀敌,而是在什伍之间,随军参战,以绳结或其他利于记录统计之物为“武器”,在战斗中观察袍泽杀敌,记录其功。

不过,现今军功多以首级为准,赵林也怕步子迈的太大,容易扯着蛋,因此只叫“文吏”随军之时,专司切割首级,盛于麻袋之中,同时记录何人斩首几何,伤敌几何,以备筹功。

因此文吏操练之时,只训练三项,一为如何快速割下首级,二为战时如何速记军功,三为如何在军阵中站位行进,以及军规等。

巡察完文吏操练,赵林又踱步至辕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