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志在安邦,不在私恩。
剑可断吾首,不可断吾志也。
百年之后,青史若载我名。
愿书:‘刘封,汉将也,曾以微躯护一方百姓’。
如此,足慰平生矣。”
赵林闻言,叹息一气,劝曰:“此次随军,兄宜动而不宜静,可争功于明处,不可私交同僚。
凡事多请教二将军。
我二伯虽措辞严厉,然兄长与坦之兄交厚,若能向二伯表明心愿志向,求二伯为你进言,想来主公便能应允。”
刘封闻言,双目含泪,拱手一礼,言道:
“众人皆视刘封为不祥,只有柏轩不惧人言,助我脱困。
如此厚意,刘封永不敢忘,日后但有驱使,愚兄愿赴汤蹈火,以报今日之恩。”
赵林不知刘封这一番话是否是真情实意。
他的本意也不是帮助刘封,而是不想让一个不稳定因素继续存在下去。
至襄阳,整军备战,熟悉城防和各部校尉、军侯,如此又过旬月。
这一日,关羽出征在即,赵林摆下酒宴为其送行。
席间,赵林进言道:“我坦之兄久随二伯征战,此番二伯率军西进,早晚与大伯合兵一处,可谓兵多将广。
何妨留我兄长在此,与侄儿分守襄、樊?”
关羽闻言,看了看面露希冀之色的关平,摇头道:
“平儿从未独领一军,虽武艺不俗,然无统兵经验。
襄樊乃重地,不可儿戏。”
赵林闻言,为关羽舀满酒樽,劝曰:
“二伯乃天下首屈一指的将帅,凡统兵之要,兵法韬略皆无人可比。
我兄久随二伯左右,耳濡目染之下,怎能言无统兵经验?
两年前,侄儿不过一亲卫,如今也能独挡一面,何也?
非侄儿有才,乃环境使然也。
今曹操两面用兵,襄樊虽在前线,料无大战,正合我兄试炼一番。
二伯,猛虎之属,幼年伏于尊长,成年当远走山林,自成兽王。
若一味拘于左右,虽大鹏无以展翅之机,虽千里马而无寸土以驰骋。
二伯虽纵横天下,然年逾半百,当思后继之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