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方才在大帐议事之时提出的计策相告。
庞统听罢,宽慰道:“此事须不能怪罪于你。
前日夜里曹军袭营,我等皆是亲历,柏轩却是道听途说。
遗漏细节也属寻常。
只是...夏侯渊如何得来兵马?莫非是曹操派了援军?”
赵林摇头不知。
刘备回忆一番,言道:“黄汉升把守西北要道,若是有敌军来援,如何能隐蔽进入汉中郡?”
庞统、赵林皆摇头表示不知。
刘备忽起身惊曰:“莫非黄汉升己速败于曹军之手?”
赵林闻言,否定道:“即便是败,如何能不漏消息?且汉升老哥占据地利,即便有数倍之敌来犯,亦能拖延个一年半载,怎会一朝落败,而无半点风声传来。”
言罢,忽想起自合肥返回江陵后,不曾听闻张辽率军反扑合肥。
结合镇守襄阳时,关平曾探得邓县曹仁处有兵马调动。
赵林眉头紧锁,将三者关联一处,思索半晌,心道:
“张辽失了合肥,并不召集兵马夺回合肥...
曹仁在邓县调动兵马...莫非...”
“莫非曹操在主公夺取益州之后,便立即派兵增援夏侯渊,以抢夺汉中之地?”
赵林听到庞统如此说,如醍醐灌顶一般,恍然大悟,言道:
“必是如此!去岁夏侯渊屯兵沮县,我军夺取益州之事如何能瞒得过他!
倘若夏侯渊传讯邺城,曹操立时派兵增援,算算时日,当在我军部署之前与夏侯渊会合!
如此,便对得上了!”
说到此处,赵林咬牙切齿:“我还道夏侯渊有智谋在身,竟思得投毒奸计!
如今看来,此必是有诡谲狠毒之士出谋划策!”
不怪赵林想不到此处,就像之前的刘度。
后世人大多以为刘度是个草包,但只有赵林亲身接触过,才知道即便是刘度这种名声不显的人,能名留青史,也必然不是庸碌之辈。
所以在赵林心中,大名鼎鼎的夏侯渊智计百出,也不足为奇了。
有了这种先入为主的印象,自然也想不到设计投毒的另有其人。
思及此处,赵林眯着眼睛,在心中细数:“程昱?贾诩?司马懿?蒯越?”
越数,心越凉。
“程昱乃曹操心腹,必不会轻离左右;
贾诩...伤天和,不伤文和..此人惜命,.应当不会远征来此;
司马懿...不会真是司马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