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刘备家的霍去病式女婿 > 第344章 斜方阵与口袋阵

第344章 斜方阵与口袋阵

那人挺枪跃马之际,高声喝道:

“赵林小儿!可识得并州郭伯济!”

话音刚落,人借马速,当胸一枪刺来。¨求\书?帮/ /耕!芯~蕞*全*

赵林见状,左手一拳打在长杆上,右手顺势握住枪尾,虎头錾金枪带着呼啸声横扫而出,荡开郭淮蓄力一击,喝道:

“我堂堂大汉将军,怎识得无名之辈!”

郭淮闻言大怒,急扯回长枪,再度刺向赵林咽喉。

赵林侧头躲过,虎头錾金枪耍了几个枪花,只把郭淮看得大惊失色。

那枪头似上似下,忽左忽右,郭淮只觉周身上下皆被枪刃所指,仿佛下一刻便要被刺于马下。

赵林见郭淮变了颜色,心中暗道:

“此人善于谋略用兵,不以武艺见长,且将他捉了,许能叫夏侯渊投鼠忌器。”

思及此处,枪头猛的一抖,虚招前刺,却在郭淮躲避之时,手腕一转,以枪刃拍在郭淮腰间,将他拍下马来。

郭淮虽有甲胄护体,但骤然被击落马下,也是摔了个七荤八素,还不及起身,便被赵林持枪抵住咽喉,讥讽道:

“这等微末武艺,也敢来阵前斗将,寻死不成?”

言罢,朝身后招了招手,唤来亲卫绑缚。

此时夏侯渊方才回阵,尚未调转马头,便见到士卒惊呼。-k/u`n.l,u^n.o*i*l,s\.¨c·o+m·

遂转头看去,正瞧见赵林亲卫将郭淮五花大绑,押回战阵。

夏侯渊惊怒交加,急忙纵马来救,口中大喝道:

“竖子安敢擒我部将!”

赵林见状,正要上前与夏侯渊决一死战,却忽然面色一凝,拔马便走。

原来是夏侯渊方才单骑来救,其身后曹军却忽然蜂拥而上,且各部阵列看似纷乱,实则紧密。

赵林又非某个内裤外穿的家伙,自然要暂避锋芒,回阵指挥作战。

且说夏侯渊单骑冲出,见赵林转身便走,正要破口大骂,却听到自家军阵传来战鼓之声。

眼见赵林己逃回敌阵,郭淮己是救援不及,夏侯渊只得驻马停在原地,等候大军压上。

赵林则策马回阵,去看敌军阵势。

只见曹军将中军分作三部,呈阶梯阵列推进。

若将其三部自左向右排个序号,那左侧第一队人数偏少,阵型明显稀薄一些。

中部第二队,人数较第一队多一些,以赵林视角来看,明显比第一队阵型厚实。

右侧第三队人数最多,粗略估算约莫有三千人上下。?x-q^k-s¨w?.\c^o′m′

赵林见状,又去看曹军左右两翼骑军,口中喃喃道:

“中军斜方推进,两翼向外侧兜马击肋,夏侯渊方才并未指挥...曹军阵中必有高人相助!”

思及此处,赵林急忙排兵布阵。

赵字大旗摇动,战鼓有节奏的敲击,刘备军见旗而动,闻鼓变阵。

前部刀盾、矛戈合并分作三队,左右线阵拒敌,居中者后撤三十步,呈口袋状分布。

中军又增援两队刀盾、矛戈,协助口袋底部袍泽,防止被曹军凿穿阵型。

弓弩手亦分作三队,一队居中抛射,两队分散左右,却暗叫左队弓弩待命,不准射箭;

右队弓弩则迅速绕到曹军左翼侧方,攒射敌军外侧士卒。

两翼骑兵早在战前便被马岱调换,将羌骑一分为二,分列两翼,却暗中把汉家重骑调走,叫庞德率兵绕行至西南面的矮丘之后,以备奇兵之用。

曹军齐声呼喝,与推进的脚步同频,气势汹汹。

赵林策马巡督变阵,见得敌军骑兵众多,恐羌骑纠缠不住,遂又从中军调拨两队长枪手,迂回至弓弩手阵前,以防备曹军精骑突击。

阵型方才变幻完毕,两军骑兵己交上了手。

若与曹军骑兵比破阵冲锋,羌骑绝非敌手,然若比策马骑射,羌骑却不逊于曹军。

骑兵拉扯对射间,羌骑虽人数较少,却是不落下风。

赵林瞥了一眼远处呼喝指挥的马岱,稍稍放下心来,又转头去看两军步卒。

“稳住阵型!不得前进,不得后退,稳固如磐石!擅动者斩!”

刘备军各部校尉嘶吼下令。

此次前来汉中的刘备军分作两部分。

一部分是自江陵时期开始招募的青壮,经过连番大战,己成勇悍精锐之师,约莫有三万余人。

另一部分则是当初围困成都时,益州各地来投的降兵或本土青壮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