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德思忖一番,言道:“便是一年半载也拖得。”
赵林闻言大喜,抚掌曰:“如此,儁乂兄敌住夏侯渊,令明兄敌住徐公明。
赵某不才,愿效仿我孟起兄长,与那许仲康大战一场!”
言罢,便将此间要紧处与二人商谈一番。
正说话间,有斥候通报刘备亲至。
三人急上前接住,各自行礼。
刘备上下打量一番赵林,见其衣甲上虽沾有血迹,却皆是泼洒状,便知女婿并未受伤,遂放下心来,言道:
“柏轩临危不乱,保大军归返,有功无过,不必挂怀。”
赵林闻言,猜到是刘备是以为自己出战不利,有愧疚之心,遂道: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林乃凡人,自是有胜便有败,此乃兵家常事,林岂能不知?
主公无须忧虑,林胸中之器,非一朝成败所能左右。”
刘备闻言,抚掌称善。
又想起方才三人似在商谈,遂轻声询问。
赵林乃将所思所想一并告知。
刘备听罢,断然摇头道:“不可。孟起之勇,与汝三伯仿佛,与那许褚酣战三百合不分胜负。
汝不过一少年,如何与之争锋?”
赵林闻言,无奈道:“主公,林己是为人父,怎言是少年?”
刘备道:“若尚未及冠,如何不是少年?”
赵林反问曰:“若如此说法,我三伯己是老夫,尚能与人斗勇,丈人年岁数增于三伯,己是老翁...莫打!莫打!老夫!丈人也是老夫!”
话未说完,赵林忽怪叫连连,纵马疾驰,躲避刘备手中剑鞘敲打。
刘备也不追赶,只收敛怒色,转头看着眼观鼻,鼻观心的张、庞二人,问道:
“二位将军以为此计可行否?”
庞德首爽,并无迟疑,首言道:“末将可敌徐晃,张将军可敌夏侯渊,赵将军之勇更在末将之上,想来与许褚相当。
末将以为,此计可行。”
刘备闻言,不置可否,只望着那个奔驰在大军之侧,披风飒然起伏的白袍小将,喃喃自语道:
“我宁撤军,不取汉中,岂能叫柏轩以死相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