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意,必须是儒家的核心概念,如“仁义礼和勤公”等,或者西书五经的经典名句“强(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安(仁者静而乐,仁者寿而安),公(天下为公)
林泽阶作诗是:岩峦标至德,仁性静中观;泰岱擎天稳,沧溟纳百川;熙朝敦教化,西海共盘桓。
第一句点明仁者与山的关系,第二句用典《大学》“静而后能安”,第三句歌颂朝廷德政。
这种诗不追求出彩,但是一定合规矩。
关键还是前两篇八股方章,诗只要不犯错就可以了,文章必须出彩。
林泽阶一点妖都不想作,有巡按御使,赵县令不敢玩当场点案首提问让学子回答的事。
这样等于作弊,科考交卷要糊名,敢当场点名,就有不怕死的学子敢闹科场舞弊。
有人考一辈子考不上,戾气很重,学子并不是那么平和。
先交卷也得等二十个人才能出去,何必急于一时。
七年的努力,每天的早起,平均日万的写文章,还要读书背诵,林泽阶花了无数的心血,一点不想放松,写好的文稿一再检查改正,抄上发下的考卷纸时,字字都小心。
这时强化每天写一万字小楷的效果出来,林泽阶不会在患得患失大量心力流失的情况下,写3000字左右精力不够的情况,不轻松但算很从容。
草稿中的错字只有一两个,录到正卷白纸上字体如印刷字体,没有一个错字,没有犯忌讳的字,又检查几次,才松一口提着的气。
整个人己经很疲惫,脑袋空白一点不想动。
很多人平时没有高强度练习,心情轻松写几千字不难,科考时不一样很紧张压力大,心力憔瘁之下写不出来,写出来出漏百出,没有平时的大量练习科考极难过关。
林泽阶用眼角的余光,观察左右,很多人目光呆滞,有很多人还在奋笔疾书,也有两批人交卷,这时交卷最合适,中庸之道,低调不显山露水。
他站起来时,有瞬间的天旋地转,一会儿才站稳招来衙役封卷糊名交卷。
这是用精力过度的表现,他平时算吃得好肉蛋鱼不缺,家境差的学子想像得到有多困难。
林泽阶试过每天早上有鱼,中午有肉晚上有蛋,和减少肉蛋鱼的量一段时间,人的精力不一样,思维敏捷不一样。
吃得好做费脑筋的事不会这么累,不会动不动头疼两眼无神,写两篇文章思考后要躺在床上,缓解头痛欲裂。
正常交卷一点意外都没有,这就对林泽阶七年付出最好的回报。
林泽阶在考棚的出口提着考篮,等等着二十个人满放出去。
他肚子饿了,揉碎的糕点不怎么想吃,没有什么力气讲话,想着第一场结束了,三天后还要第二场。
这些学子在小声议论着考题,林泽阶年龄小又一言不发,有人过来问他,“这位学子,第二道题你是怎么破题的?大家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