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涨到一块五了,要是拿到县城或者粤西还会更贵,多的是人想买。!1+3¨y?u?e*d*u_.`c+o¢m!
对方说要五六十个,还要两只老母鸡,山坑螺,黄鳝泥鳅塘角鱼这些也要。
“老板做唔做生意?我们想开车过去食饭啊。”她们是粤西的,过来很方便。
还没正式开张就有生意上门,梁昭当然不会拒绝,“你们几点过来?”
“中午左右的时间。”
“导航可以到村口,给我打电话我出去接你们,村里的路不好走。”
确认好时间她才挂电话,下楼跟梁妈还有蔡姨说了声。
蔡姨跟过来本就是为了带孩子,现在梁昭要忙了,孩子就得蔡姨来带。
不过梁昭再忙也还是在家里,宝宝贝贝都能见到她。
捡回来的鸡蛋梁妈都习惯性放在小房间的篮子里,她进去数了数,加上今早捡的也没有六十个,她打电话给阿喜问她家有没有。
村里家家户户都养鸡,老母鸡生的蛋用来孵小鸡,初生蛋一般都是卖的,要生两三窝之后的蛋才会留下来孵小鸡,为什么这样梁昭也不知道,反正祖祖辈辈就是这样传的经验,梁妈也是这样照做的。·3!0-1^b+o′o+k`..c!o-m*
宝宝贝贝跟在她屁股后面,她去哪里两个孩子就跟到哪里,真是名副其实的跟屁虫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有村民过来送鱼,这是昨天晚上在野塘放鱼笼的收获,大部分都是黄鳝、塘角鱼、七星鱼和野鲫鱼,竹壳鱼相对较少,山坑螺倒是有两桶。
她把这些拍了几张照片发在朋友圈,给自己要开张的小农庄做一下广告。
第一个恭喜她的是哩哩。
接着就是那个得了失恋后遗症的网友,但她不是来恭喜的。
“你回老家了?已经离婚了?”
马上就到了中午,梁昭还要忙着做饭,刚才接了电话,客人已经快到村口了,她哪有时间跟诈骗犯闲聊,匆匆回了句就把手机塞口袋。¢q\i!u*s-h¢u?b·a′n¢g,.¢c_o¨m`
“离了。”
陈芜盯着这两个字看了半天,又点进梁昭的朋友圈看今天发的这几张图,在想自己要不要回国一趟,这鱼看着就很靓啊,在国外可吃不到这口。
中午来了三辆车,五六个人,她们跟蔡姨也认识,以前在粤西一块喝过早茶。
一楼有很多空地方都可以摆桌子,想坐哪都行。
梁昭带她们到房前屋后转了转,用网兜好不容易逮了几只四斤多重的公鸡。
她推出的招牌菜之一就是蒸鸡,荷叶蒸鸡,桑拿蒸鸡都是主推。
鸡要有鸡味,这就是农庄菜系的精髓。
她杀鸡的手法很利索,在客人在外面跟蔡姨聊天的间隙就已经把鸡切好蒸上了,就是用家里厨房的大铁锅,新鲜的鸡肉放在不锈钢盆里,上面盖一张泡过水的干荷叶,隔水蒸,出锅之后里面的鸡汤是金黄金黄的,鸡肉又嫩又香。
第019章 第 19 章
老屋原来就有很多旧家具,桌椅板凳也不缺,洗洗刷刷之后还能当作农庄的特色。
客人选坐的是一张方桌,漆都掉得差不多了,但木头还是好的,桌腿也结实,一点蛀虫的痕迹都没有,唯有岁月在上面留了痕迹。
除了蒸鸡,客人还要了野菜芽鱼丸汤、客家酿豆腐、紫苏山坑螺、清蒸竹壳鱼、砂锅鳝鱼和干锅荔枝菌,荔枝菌是上半年梁妈采摘晒干的,本来是想留着寄到粤东给原身吃,现在被梁昭拿来当特色菜了。
荔枝菌只有每年的五月到夏至时节才有,过了这个月就得等明年,只是荔枝菌的香气和口感都不如中华鹅膏菌,果林也年年都长,成片成片的,村民都懒得要了,一般都是一铲子翻过去给果树当肥料。
把米饭端过去,梁昭说:“你们要的菜就上齐了啊。”
客人已经等不及先开吃了,金黄的鸡汤倒进米饭里拌拌就能一口气吃掉半碗。
梁妈有种水田,家里吃的米就是今年田里的早稻米,七月中收割,八/九月份都能吃上新米,岭南这边的米大多数都是那种细长的,有点像泰国香米,米香味却是泰国香米的好几倍,口感也更好,村里人都习惯吃这种米。
“我们刚才就一直闻着香味咽口水,在想怎么还没做好啊,太馋了。”客人边吃边说笑。
她们平时也爱去农庄吃饭,粤西哪个旮旯角有好吃的农家菜她们都知道,昨天看到照片和带回来的土鸡土鸭、鱼这些就知道这家农庄有靓货,肯定是要过来尝尝味的,现在想要找到这么正宗的农家饭菜吃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