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办报禁忌——不能跟皇帝对着干。
用民众监督满朝文武,不管是多大的官,被骂得多了就会成奸臣,奸臣一朝不死,日后也要死,朝堂官员装也要装成一个好官,因为他们接受不了舆论的讨伐。
奸臣的帽子扣得久了,皇帝未必还会信任,自绝于百姓,自绝于帝王的官员是活不久的。
不过,报纸不能掌握在一个人的手里,迟晚的打算是,娱乐报纸掌握在自己手里,大周国家实事掌握在内阁手里。
古代有邸报主要是负责给各地传达消息的,还有小报,这个属于私人的,主要是朝廷没有公开的朝廷政事,小报的传播不够广,也没有人敢大量印。
还有京报,就是从内阁抄录的谕旨,各种奏疏以及官员任免的消息,这个是可以公开售卖的。
等于说,邸报是传达给各地官员的报纸,小报是批判以及内探的小道消息,京报是公开发售的。′5_4¢看/书¨ ,免.费+阅·读*
三种报刊形式,是大周最流行,但比较小众,以及传播不够广。
因此,办报纸是有先例的,算不得大逆不道,但肯定会有人反对,只要过了皇帝那关,都不算事。
迟晚打算办一个全国发售的报纸,不仅是抄录那些能公开的内容,只要有时事消息,需要有批判性的内容,绝不能是以前的办报形式。
要不是看到了京报,她都没有想到办报的方式。
并且为了每一个人都知道报纸的内容,还要开一个茶馆,让说书人早中晚的念报纸上的内容,茶馆可以不赚钱,不喝茶能进去听,但只有大通座,喝茶的人有好座位,按茶收钱。
杜绝报纸可能会出现故意侮蔑人,黑人的情况,她决定多办几个,国子监的那群学生,有热血有想法,出身官员家庭,却忧国忧民。
可能在每个人的学生时期,都有忧国忧民的想法,都有一腔热血,不仅是国子监,以及各地的府学县学,都可以有自己的报社。′鸿~特?小_说+网? \追/最,新!章^节?
全国各地的报社由总报社管理,当地衙门不得干预,但报纸内容要紧跟总报社。
以后满朝官员都会担心,自己会上报纸,那就如同悬挂在头顶的一把刀。
一开始的时候,迟晚不打算直接批判,而是选几个代表性的,历史上全天下都认可的人进行褒奖,再选几个奸臣进行批判。
等众人对办报形式有个了解后,再剑指当朝诸官。
迟晚决定把办报的具体内容连夜整理出来,相比于大周的实事报,娱乐报要先出来。
娱乐报就是为了反击敌人利用清浅,来诬蔑她,诬蔑长公主府,甚至是想让公主府在这件事上栽一个大跟头。
迟晚是头一次有这么高昂的斗争意志,以前都是按照剧情的发展而努力,现在她是真的生气。
感受到她气愤的虞九舟,生气的同时又有点儿好笑,这人平时稳重,什么都懂点儿,没想到竟有点儿小孩子脾气。
“别生气了,孤会为你出气的。”
虞九舟已经派人去砸了秋水楼,并且让人把秋水楼是宝安王产业的消息放出去,想必一夜之间,满京都都会知道这个消息,他们就要胆寒,自己在秋水楼里泄露的多少消息。
肯定有官员会记恨宝安王,也有人会畏惧,觉得这是一个把柄。
可她会让这个雷爆得更彻底,让人封不住这个雷,为了彻底按下这个雷,他们就不会再畏缩,而是会联合起来把宝安王给捏死。
普通的压制,会让被抓到把柄的官员投鼠忌器,可绝对的压制,就会让他们触底反弹。
触底反弹这个词是迟晚说的,虞九舟觉得很有道理。
这算是重生以来,她跟宝安王的第一次主动的交锋,就看看谁会胜了。
迟晚不好意思地笑笑,“殿下是把我当小孩子了?”
“你不是吗?”两人之间别扭了挺久的,说不清道不明的,就有点儿别扭尴尬的气氛。
虞九舟心想,自己上辈子活到了近三十岁,年龄比迟晚大,就不跟她计较了。
虽然也不知道计较什么,但是她知道迟晚生气了。
迟晚生气的原因应该是,觉得自己没有给她小院?
虞九舟不会低头,可她有钱,在夏去离开后,她拿出了一个锦盒递给迟晚。
“什么?”
锦盒挺好看的,难道是送她的礼物?
迟晚疑惑地把锦盒打开,然后看到了几张房契跟地契。
只听虞九舟,不对,虞富婆略带别扭道:“你为孤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