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让你过去。_j!i′n*g·w,u′x·s+w~.¨c_o,m*”
“多谢。”
迟晚拱手道谢,然后骑马往队伍里去。
顾城看着她的背影,嘴里念叨着:“长公主,驸马,宝安王,陛下还是老了。”
距离他不远的段云,正盯着他看,好一会儿才收回视线。
顾城这个人在禁军的威势,不比她差,若为敌,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敌人。
对禁军内部,迟晚还算了解,虞九舟的情报系统很厉害,调查到的东西比皇城司的多很多。
也是皇城司刚重建没多久,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厉害了,而皇城司的钉子正在到处安插,按照这个趋势,顶多一年,皇城司的情报系统将会遍布大周,还有北宁南越。
相比于外省这些地方,京都的探子好安插得多,圣元帝身边的事情,迟晚跟虞九舟知道得也很清楚。
到了皇帝马车边上,迟晚高声道:“臣恭迎陛下回京。.精?武.小+说.网′ .更\新?最^快¨”
“好了,进来说话。”
圣元帝高声喊了一句。
迟晚立即应是,随后看向从圣驾数第五个车架,那是宝安王的车架。
宝安王昏迷不醒了两天,第三天一早就醒了,见他醒了,皇帝才给他赏了实职。
他知道秋猎的队伍要回京,马上要回去了,等皇帝回到了宫里,他回到了王府,再见皇帝就更麻烦了。
不得不说,宝安王醒得恰到好处,没有装太久,让皇帝把他给忘了,队伍启程的时候醒来,皇帝马上就下了圣旨。
因为宝安王说话好听,事事都说到了圣元帝的心坎上,两人也是越聊越投机。
回程本来只要两天,因宝安王受伤的原因,硬是走了五天才到。
可想而知,宝安王在皇帝心中地位的提升。
说圣元帝信任宝安王吧,其实谈不上,顶多是宝安王能迎合上意,又有救驾之功,这几人两人交流得多了些,便给人不一样的感觉。\7^0\0′t?x,t/.`c/o?m′
很多大臣觉得,宝安王该不会因救驾之功,要被封为储君了吧?
于是站队宝安王的大臣更多了起来。
目前为止,几乎没有人想过,虞九舟会坐上那个位置,他们的选项是宝安王,以及虞九舟捧顺承郡王,或是自己的孩子生下来,有了皇孙的身份后,捧自己的孩子做皇帝。
对大臣来说,站队一个成年王上,比一个傀儡,一个幼儿要好得多。
就像是天气预报早就预告了京都有一场暴风雨,大家心知肚明,到现在,已经开始风云涌动了,似乎暴风雨马上就要来临。
对朝堂上的风起云涌,迟晚早就预料到了,现在她的任务是稳住圣元帝,要不然她也不会跑过来打小报告。
圣元帝现在不想看到她跟虞九舟关系好,所以她打虞九舟的小报告,皇帝是最开心的。
现下宝安王一直在迎合圣元帝,搞不好什么时候圣元帝就相信他的鬼话了。
比如认他为父,称自己亲爹为伯父,身后事等等。
然后再让虞九舟监督着,那发展不就跟上辈子一样了。
只不过这辈子虞九舟没有再相信宝安王,自己的势力发展也更大。
等圣元帝驾崩,虞九舟差不多就拥有了可以造反的资本,起码有七成把握能成功。
若不是为了大义正统,她的行动可能会更激烈。
她甚至做好了篡改遗旨的准备,一旦圣元帝下了立宝安王的圣旨,她就会让这道旨意消失不见。
在此之前,就要防着圣元帝立宝安王为储君。
毕竟先成为储君,等圣元帝死了再继位,那是顺理成章的。
这就叫大义,就叫正统。
不到万不得已,虞九舟不想走上乱臣贼子的道路。
而宝安王成为储君,当了皇帝,就是需要万不得已的时候。
迟晚也不想让虞九舟做这么危险的事情,所以皇帝这边,还需要她多周旋。
见到皇帝的瞬间,迟晚立即行礼,“陛下受惊,臣不在旁边,臣有罪!”
她上来就请罪,这个态度圣元帝很满意。
“好了,这不是你的错,猎场本就有虎,谁知这畜生能跑到营地这里。”
圣元帝年纪这么大了,可不会去狩猎,他在营地跟人喝酒看跳舞等着呢,哪知蹿出来一只老虎就扑了过来。
迟晚知道其中的细节,连忙道:“陛下,老虎竟然跑到了营地这边,守卫的禁军,金吾卫去哪了?”
“还有守卫的禁军,竟然老虎靠近了陛下,臣请陛下彻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