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内阁会议。?精*武`小\说_网` _无^错.内`容_
她的身体恢复得不错, 一个月过去了, 恢复得跟正常时候没什么区别。
但是对身体本里的消耗,还需要一点一点地补回来。
迟晚准备的营养餐, 以及她每天的推拿按摩输送内力,隔一个周期扎一次针,要不了多久, 虞九舟的身体就能恢复到跟以前一样。
等虞九舟的内力修炼到小成,那身体素质只会更强。
现下内阁开会,处理奏折什么的,都是可以的。
但迟晚经过这段时间的锻炼,在这些事务上也很熟练,两个人一起做这些事情,就容易了许多,不会整天都耗在公事上。
怪不得人家说勤政的皇帝短命,每天这么多事情,消耗心神体力,长命才怪了呢。
人家会享受的皇帝,活得又久又长。
迟晚也是内阁的一员,她的位置就在虞九舟的左手边。*卡/卡/小-说~网′ ¢无?错_内.容-
内阁的成员来得很齐,不是阁老,但有资格在内阁旁听的成员也有不少。
虞九舟监国以来,为了分化内阁的权力,弄了不少心腹进来旁听,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接替内阁阁老的位置。
内阁的成立是为了分化相权,把丞相一个人的权力,分到内阁几个人的身上。
但遇到强势的首辅,手里的权力跟相权也没区别了。
张居正说过一句话:他非辅,而是摄也。
摄政跟辅政的区别大了去了,摄政是可以直接代替皇帝做决定的。
首辅权力大的时候,也是能做到越过皇帝做国家的主的。
内阁一开始的存在还是做到了这点的,随着文官的权力逐渐增长,皇帝有种控制不住的趋势,于是秘书监就成立了,用内监制衡内阁。
但若是秘书监跟内阁首辅联合起来了呢?那皇帝就能被当傻子糊弄。-零\点~看_书\ .更¢新.最/快?
一个王朝的开端,前期勋贵武将势大,为了控制这些武将,难免要让文官上位。
武将势大,是有可能颠覆国本的,宋有杯酒释兵权,明有老朱屠杀武官。
但是等到文官地位提升,权力失衡,党争加剧,决策保守,最重要的是军事方面,打不过别人,还要听一群人纸上谈兵。
就比如现在,内阁的几位,就信国公逃离,北宁大军直朝京都而来。
他们开始发表了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
“殿下,臣以为,此等危急关头,应该出动护龙军。”
“没有兵符以及圣旨,护龙军不会出动的。”
“国都危矣,山河破碎,百姓受苦,京都面临如此大的危险时,就是护龙军出动的时候。”
“护龙军如今,还能重振吗?他们太久没有打过仗了。”
“京营的军队就打过仗了吗?他们不上,难道要京营来?京营只有十万人呢。”
“哼,说得有理,护龙军是为了护国而设,无法护国,那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内阁讨论得热火朝天,首辅高正却一言不发,等众人说完了,他才开口道:“殿下,护龙军得出动了,就算不是为了这场战斗,事到如今,他们也不该存在,此刻正是解散他们的好机会。”
“护龙军是一支二十万的军队,他们世代生活在龙城,已经有了自己的圈子,他们之中还有多少人忠于大周,肯为大周打仗,臣以为,护龙军要出动,但不能全部出动。”
虞九舟这才来了兴趣,“高阁老有什么意见。”
高正起身拱手,“殿下,派出钦差队伍,重新在龙城招军,愿意报名的,就还是大周军队,不愿意报名的,等击退北宁,这些人必须从龙城搬离,朝廷为他们安排各省各地的好田,但绝不能留在龙城。”
建立护龙军的初衷是好的,可若发展成兵祸就不好了,这些人不堪大用的话,就没有必要让他们占着军队的编制。
忠诚可能保持一代两代,但是三五代之后呢?
大周皇帝都换了多少了,护龙军的心怕是早都变了。
迟晚不是不相信有这样的部落,信守一个承诺千年万年,可龙城里面的情况是调查过的,还是锦衣卫调查的,所以她有发言权。
里面的人心确实变了,有一部分人信守着承诺,有一部分人想老老实实地耕地,过自己平淡的小日子,可危险的是另一部分人,有野心的不安分者,并且这个数量不少。
这是迟晚让锦衣卫调查的结果,而高正今天这么说,看来是早就知道这个情况了。
这件事,她跟虞九舟也商讨过,正如高正说的那样,目前确实是个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