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
[餐点保鲜期:27:42 /剩余次数:26]
鹿稔迅速在纸上用铅笔在第一条规则后打上叉号。
所以,[老牛不吃草]或[老牛身体健壮]。亦或是二者均符合。
不过……牛不吃草,吃肉吗?
鹿稔将故事里的“老牛”、“牛郎”、“织女”以及“神仙”写在纸的空白处,在“老牛”下方打上一个问号。
第2条规则似乎与原版故事如出一辙。
鹿稔重新阅读了一遍12条规则,目光在最后一条[织女开心,老牛开心,牛郎开心]的“牛郎开心”上停住。
按理说,牛郎根据老牛的提示,将织女娶为妻子,他对女性的渴望如此裸露,怎么会在没有找到妻子的时候“开心”?
不,不对。鹿稔又否认了自己的推测。第11条规则[牛郎没有找到妻子]不一定是正确的。
但织女、老牛和牛郎为什么会同时“开心”?
啧。这种带有错误规则干扰的海龟汤就是有些麻烦啊。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得先找一下假规则。
鹿稔最终将切入点放在了第11条规则上:“牛郎最终找到了妻子织女,是吗?”
为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她特意在妻子后加上了“织女”二字,锁定了妻子所指代的角色。
“是。”
[餐点保鲜期:26:36 /剩余次数:25]
鹿稔在第11条规则后打上叉号,写下“找到了”。思虑片刻,在这一条后面写了一个字,“反”。
这一条的叙述,与真实情况相反。
牛郎找到了织女,那么第12条的[老牛开心,牛郎开心]暂时可以认为是正确的,但[织女开心]又是什么情况?
织女在整个故事中,对牛郎的态度一首都是负面的。
关于“织女”的描述有“伤心、厌恶、不关心牛郎”等等,似乎她对牛郎十分反感,但结合“并非所有的规则都是真的”,鹿稔觉得,织女的态度不一定准确。
鹿稔的目光转向第7条规则,[织女并不关心牛郎的身体。]
这一条的正确与否,或许可以看出织女对牛郎的真正情感。
“织女关心牛郎的身体,是吗?”
她依旧将规则进行反向叙述,然后提问。
“是。”机械女声没有一丝情绪波动,与鹿稔2201的Star小机器人相去甚远。
[餐点保鲜期:25:55 /剩余次数:24]
鹿稔将规则中的“并不”划去,在句子末尾打叉,写上“反”。
至此,1、7、11三条假规则己经被找到。其中,7、11皆是与正确信息相反的叙述。
织女对牛郎态度,并非汤面(即题目,类似于谜面)描述的那样厌烦。
她将几条假规则的序号用铅笔圈起,好让正误信息之间有所差别。
鹿稔再次将12条阅读一遍。
虽然纸笔使她失去了两次提问机会,但不得不说,这可比手机方便多了。
故事里和原来的神话传说出入很多。
一、神话中织女诞下的是一儿一女,而汤中所描述的词语是“许多”。
二、神话中,牛郎是披着老黄牛的皮追逐织女,汤中是“骑着老牛”。
还有一些莫名的概括性描述,让鹿稔无法确定其他元素是否和原本的一致。
而且她觉得,汤面带有隐喻。
字面意思与本意不同,这也是海龟汤的常见手法。
比如汤面上写的是苹果,实际上苹果是心脏。
鹿稔的视线重新回到处于顶部的几条规则。
她将铅笔在手中转了一圈,提问道:“牛郎偷走的织女的‘衣裳’,是指衣物吗?”
鹿稔将想问的“真的衣裳”和“仙衣”浓缩成了“衣物”。
“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