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山村顾名思义。^新/完+本`神-站. ?最·新+章-节′更,新!快·
整个村子呈合围之势,将一处山丘环绕大半。
在村子外围,有一条丛山内流出的溪流,绕村而过。
一架石桥将村子与外界相连。
成片的农田阡陌纵横,几条蜿蜒的小路穿过田野,首通向村子。
村中炊烟袅袅,田间人头茫茫。
宛如一幅宁静的农忙画卷,令人心神向往。
然而,这份宁静被一声声急促的锣声打破。
“咚咚咚!”
“村长召集大家去晒场集合!”一个后生敲着锣,声音洪亮却带着一丝不安。
“哎吆,这又有什么事儿啊?上一次敲锣还是前年预征税赋,家里的粮食自己都不够吃……”
吴氏从家中探出头来,满脸愁容,一双本就不大的眼睛几乎睁圆了,盯着那敲锣的后生。
“不知道呢,村长让我通知人,婶子先去晒场吧。”
后生说完,又敲着锣匆匆离去。
吴氏叹了口气,看了一眼邻居家紧闭的院门,走过去敲了敲。
“老二媳妇儿!出门了没?”
孟氏刚哄着小孙子睡下,听到远处传来的锣声就忍不住一阵的咳嗽。
锣声带走了她的丈夫,又带走了她的儿子,眼下,怕不是来索她的命。
听到吴氏的声音,孟氏伸手摸了摸小孙子的脸,这才缓缓起身向外走去。
街门外,吴氏早己等不及,先一步走了。/x~t,i¨a~n\l*a`i/.`c/o,m·
村民们从各处赶来,远远就看到村长宋长舟站在晒场中央,手中握着一张府衙的布告,神情凝重。
大家心中都没底儿,有些和村长相熟的凑过去询问:
“宋叔,不会是又要收税吧?年前刚交了预收税,再加上一茬咱们可怎么活啊?”
宋长舟看了问话的人一眼,微微叹了口气,
“等人都来了,我一块儿说。”
问话的人虽是猜测,但谁不明白,这若是好事儿,村长绝不会敲锣将全村的人都叫来。
但凡召集全村,大多都是坏事儿。
众人悬着心,眼看人来得差不多了,宋长舟才清了清嗓子,从怀里摸出一张府衙的布告,照着念了一遍。
内容文绉绉的,晒场上的男女老少能听懂的没几个。
但村长最后念的那几个人名,众人却听得真真切切。
这哪里是示众的布告,明明是一个通知战场伤亡的讣告。
宋成易——这三个字,如同一把刀,狠狠戳进了孟氏本就站不稳的双腿。
这个没了丈夫、走了女儿的女人,彻底被击垮了。
周遭同样被念到名字的人家都传出了痛哭声。
孟氏站在人群中,想要伸手去扶个什么,可她伸不出手,自然也扶不到任何。
吴氏听到“宋成易”这个名字,心里一沉,转头就看到孟氏脚下趔趄,首接瘫坐在地上。
她上前去扶,可孟氏就像化成了一滩烂泥,怎么托也拖不起来。·E′Z′小?说·网. .免+费-阅,读-
最后,吴氏帮忙收了抚恤银子,塞进了孟氏手中。
“宋二家的,稳稳神儿,你还有小石头,可不能倒!”
讣告上的名字有八个,就等于八个门户少了成年的男丁。
村长将带来的抚恤银发下去,看着哭得不成样子的众人,咽了咽唾沫。
在他手中,还拿着另一个告示。
伴随着三声锣响,压住众人的哭闹。
宋村长再次开口,声音带着控制不住的颤抖:
“西岭关战败,二皇子请命亲自披挂上阵……”
“天下募兵。”
“这是要我们的命啊!!”
前一刻还庆幸自家孩子没上战场的百姓,顿时激愤起来。
宋长舟一句安慰的话也说不出来,他叹了口气。
任由大家发泄着着情绪。
待众人稍稍冷静后,才说道:
“若是有男丁不想入伍者,还是老规矩,一家三两银子或者折成粮食,成丁,丁税两石。
到这个月底,我会挨家通知。”
留下这么一句,宋长舟走出人群。
他家的老二刚好够岁数,若是不想入伍,得想办法筹银子。
村子里一片哀嚎。
只是这哀嚎孟氏是听不到的,她手中攥着那一丁点银子,走回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