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了那不大的铺面,和铺子里的老板娘,不由感叹,
“可惜了,这一闹起来连吃碗馄饨都成了奢望。
罢了,眼下外面乱的很,小郎君且在这后院待着,府城来的兵下午就走,到时你再出城去。”
说着招呼那小子,“名儿,去给我也端碗凉面来,再提壶凉茶,降降暑气。”
然后招呼宋钰坐下,“快吃吧。”
这张大人,倒不像寻常在渡口巡街时那般严肃,整个人十分和气。
他还不忘继续劝老头,
“大伯,您听我一句劝,等过了这两日我陪您去钓鱼,成不成?”
老头嗯一声。
将自己碗中的熏肉夹起来放进了宋钰碗中,“吃!”
宋钰正要将那熏肉放进口中,就感觉到一股灼热的视线扫来。
她侧头看去,正对上张大人那略带幽怨的神色。
刚放进嘴里的熏肉是进去也不是,出来也不是。
“大爷,您的面。”
被叫做名儿的小子动作迅速的很,顺便还上了醋壶和冷茶。
“行了,你也去吃些,告诉明娘晚上做些炒腊肉!”
小子应了快速跑了出去。
张老头手中筷子敲了敲宋钰的碗,“吃!”
张大人再次看向宋钰。
宋钰埋头干饭。
三人吃罢饭又坐在一处喝茶。
宋钰也不晓得这伯侄两个日常是如何相处的,反正眼下张老头是闭目养神。
张大人是喋喋不休。
不过说的都是家长里短,比如今日的面好不好吃,明日要不要煮馄饨,他知道哪里能钓到大鱼之类的。
宋钰卡在两人中间,特别想起身告辞。
可每次露出这个意思就被老头拦下。
结果又是被张大人哀怨的瞪着 。
宋钰无奈,只能埋头茶杯,一杯杯的灌茶。
首到太阳西斜,名儿跑进来说了什么,张大人才对宋钰道:
“小郎君,那些人要上船了,你从侧门走,出城去吧。”
宋钰点头道了声谢,“张爷爷我走了,你可要保重听张大人的话。”
闻言,张老头不见如何,张洪昌倒是对宋钰露出笑意来,竟起身相送。
将宋钰送到侧门处时,突然说了一句,
“最近啊,能躲就躲,别来城里了。”
宋钰见他神情严肃,问到:“大人可是知道什么?”
张洪昌将刚错开一条缝的门关上,小声对宋钰道:
“哪儿都不太平,无论是百姓还是我这等小官,不过是夹缝中的蝼蚁。
这大风刮起来,谁都逃不掉,但在外面好歹还有一线生机。
行了,城门要关了,走吧!”
说着,开门送客。
宋钰走出了门,看着木门在自己面前关闭,里面传来了上锁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