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家的家产也尽数充公,只不过这充公进了谁的口袋还不是明摆着的?”
“如今整个咏安府都被知府大人压着,咏安王借清暴乱之名带兵北上。
若是当真让这种人当了皇帝,底下的百姓才是没得活了。”
宋钰问:“咏安王什么时候离开的?”
秦奉想了想,“约莫一个月前吧?
他之前一首游说城中各大镖局,可谁不知道这些镖局的镖头多是行伍出身,哪个没受过关州军的训诫?
谁看不出他狼子野心,会给他当马前卒?大家不从他也只能先将人压着。”
宋钰:“那你此行去西岭关,就是为了让关州军里应外合帮你解救家人和那些镖师吗?”
秦奉摇头,“原本是想的,不过我姐夫说了,他们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让咏安王当了皇帝。
只要咏安王败了,他们也就没事儿了。
不瞒你说,我这消息给关州军没用,最主要的还得看留在西岭关的那位二皇子,上不上心。”
宋钰疑惑,“为什么?”
秦奉:“关州军厉害,但他们不能随便离开驻地,这外面西澜人又虎视眈眈,若是擅离职守怕是要被扣上谋反的罪名。
不过这二皇子就不同了。
既然是皇家争斗,总得有人斗才成。
眼下京中就一个体弱多病的五皇子,还有个心思全放在外面的皇长孙,哪里得用?”
原主记忆中,对皇家人口也有个浅显的认知。
皇帝有五个儿子,老三老西是对儿双胎,不满周岁就夭折了。
这大皇子本是太子,数年前一场大乱中丢了性命,整个东宫就留下一个皇长孙。
其次便是这二皇子,二皇子出身一般,但却是皇位继承的热门人选,听闻有不少的支持者。
再就是五皇子,这五皇子正是继后的亲儿子。
只可惜是个病秧子,整日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比沈玉这个千金小姐还要小气。
如此算来,二皇子确是最有可能成为太子之人。
“可这二皇子应该早就知道咏安王叛乱之事了吧?”
且不说当初在大军前探路的钦差,就后来姜明志也向西岭关递了消息。
这二皇子就算再傻,他手下的拥护者也必然会发觉。
哪里还要等着秦奉去送消息?
“必然是知道的,只是他虽知道,却不能轻举妄动,而且,这擅离职守总得需要一个理由不是?而我……”
秦奉拍了拍自己的胸口,“就是给他这个理由来的。”
说着自胸前摸出一张羊皮卷来,展示给宋钰看。
“这上面有咏安府各大镖行,商行和我姐夫所在兵营各将士的联名请愿书。”
宋钰单手握着缰绳,将那羊皮卷拿来看了一眼。
上面罗列着咏安王各项罪名,以及密密麻麻的签字和手印。
好么,若是二皇子拿着这玩意儿出现,便可打着为民请命的由头。
无论是咏安府,还是京中,都去得。
届时,只要将咏安王压下去,民心圣意皆是他的,这样一举多得的机会,哪个会拒绝?
弯弯绕绕,无利不动。
宋钰一边暗骂掌权者的无良,一边为成为政治牺牲者的百姓们所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