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真不错。”
朱大有呵呵一笑,“我可不敢居功,这都是我兄弟的功劳。”
宋钰看向默默在后面推车的凳子,竖了个大拇指,“这么好的手艺,进城开铺子都够了。”
凳子露出一个憨笑来,
“就是没有桐油,这桌椅上面刷一层桐油防腐防虫,就更耐用了。”
宋钰点头,“城内铺子里肯定有卖的,这样,我去买了回来,在家刷。”
说着就要走,被宋卓拦了下来。
“你去看看把东西卸到哪儿,我去买。”
宋钰没和他客气。
将街门整个敞开,让朱大有将车拉进院子里去。
柳柳和孟氏听到动静也迎了出来,看到那做工精细的家具,喜欢的不得了。
宋钰也不急着走了,从屋内摸出小本子来,拉着柳柳和凳子开始研究起小吃车来。
最便捷的便是用木板车改装一下,把他们之前用的便携小铁炉镶嵌到板车上,并预留出可以储纳和操作台来。
还有便携的,可供客人暂歇的桌椅。
她这边勾勾画画,柳柳凳子则围着她提着建议。
等一个兼具美观与食用价值的小吃车画出来,己经过去半个时辰了。
宋卓和朱大有那边己经开始上桐油了。
“最后,咱们小车上得竖一个幌子,就写宋记串串儿,回头找宋晖给写个字。”
将画满了结构的纸撕下来,宋钰递给凳子。
“又得麻烦师傅了,有什么需要的,让宋卓同你一道上街去买。
你在外面做也成,每日进城来家里改也成,看你方便。”
凳子想了想,“在外面做吧,省了来回的时间,也能早点儿出工。”
宋钰点头,眼看快到正午了,便也不急着出门。
她之前抱山村时,在木匠那边做过不少东西,对各种木工的市场价也有个了解。
一桌西椅,最简单的样式,一套五百文。
再加上那西个种植箱,也只是用料多一些。
宋钰拿出一两五钱银子递给朱大有,“我也不跟你讲价了,你看看够不够。”
“可用不了这么多。”朱大有看到那一角银子,眼睛都瞪大了一圈儿。
自来了西岭关,这人力最不值钱。
他们给宋钰做这些东西,用的都是山脚下的硬杂木,也不过是出些力气的事儿。
这若是放到寻常人家根本算不得银钱,再苦再累,也是按着一日二三十文给价。
自己挖土,搬石都是常有的事儿。
而宋钰这银钱,是加了木料给了工费的。
宋钰却没觉得什么,“不多,按理说越是乱时,这手工艺越贵,是我们沾光了,若是在城里买必然贵得多。”
桐油刷完还需要晾上几日。
宋钰同众人在家中吃了顿午饭,交代朱大有有事儿便寻城门处的秦大人,便匆匆出了门。
己过了中午,也不知道药铺那孩子挺过来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