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与沈母坐在一处,竟当真有几分高门大户中夫人的模样。
“巧珠。”孟云开口,有些欣喜的打量着眼前人,到底是自己养大的女儿,说不惦记是假的。
沈明玉眉头却蹙的更厉害了,半晌才叫出一声伯母来。
伯母。
孟氏原本还如擂鼓一般的心,突然便静了下来。
眼中见到女儿时的激动也渐渐平息,她嘴角的笑意未变,
“富贵养人,好在你是个有福的,能寻到生母回来。”
沈明玉没说话,她瞪了宋钰一眼,走到沈母身边,轻声叫了声娘。
沈母觉得明玉冷漠了些,但人前不训子,她只是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这才歉意的看向孟云。
“两家人相距千里,能再见便是缘。
只是可惜了她父亲还没回来。
若是知道小玉儿还活着,必得高兴得忘乎所以。”
沈母没注意,在她叫出小玉儿这个名字的时候,沈明玉暗中翻了个白眼。
到底是自幼养大的,这种亲昵,别人取代不了。
宋钰笑着道:
“不急,等沈大人回来了再见便是,我又不会走。”
说着,她看向沈明珠。
“毕竟沈家养了我十五载,我也不是那般忘恩负义之人。
沈家于我的恩情,我记得,但是日后再叫您母亲己是不太恰当。”
宋钰看向沈母,“您比我母亲小上几岁,我称您一声姨母,可好?”
沈母本想说不好,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
心中却明白小玉儿这是不悦刚刚明玉的冷漠。
“不过。”
宋钰话锋一转,“沈府的恩情我记得,但总归还要给自己讨一个公道的。”
“公道?”沈母不解。
宋钰首言:“您和沈大人,在送我离京时,可知道外面流民遍地,危险至极?”
沈母多聪明。
闻言,便知道宋钰在怀疑什么。
她急切道,“小玉儿,当初家中发生那种事,我与你父亲也是在气头上。
本想着将你送出几日,也尝尝明玉受的苦。
便也能多多的理解她,等过上一两年,再将你接回来。
又怎么会刻意去害你呢。”
说着,声音中竟多了几分哽咽之声,
“当初你离家之时,你父亲确实听到了南边大旱的传闻。
他甚至提前帮你看好了路线,让那车夫绕路而行,好妥善的将你送回清远县去。
哪里,哪里想到那车夫竟会丢了路线图,走岔了路,这才害了你和赵嬷嬷。”
不怪宋钰事事怀疑。
原主是实实在在丢了一条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