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下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夜下客 > 三国:我的推演无遗策 > 第27章 攘外必先安内

第27章 攘外必先安内

“报!”

一名侍卫首接在议政厅内跪下。/k·s′j?x-s!w·.^c!o/m?

随后双手抱拳对着上方的刘璋汇报着“主公,公子刘循正在偏殿,和一众蜀中才俊交谈,属下听到阵阵笑声,公子循和这些蜀中才俊相谈盛欢!”

听闻这话刘璋挥了挥手示意这人退下,但是脸上藏不住的笑容,以及三分疑惑之色。

“吾儿,真是人出乎预料啊!那些气势汹汹的蜀中才俊,眼下竟然一点怨气都没有了?”

“你且站下!”

黄权站出来看着那准备退走的侍卫。

“我令你将偏殿发生的事情,所有经过全部一字不差的说于我听!”

纵然是黄权,眼下也想不明白,刘循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那可是心高气傲的蜀中才俊,又岂会是三言两语就能够平息的。

自古百姓造反弹压即可,但是文人造反可就不容易弹压了,一旦暴力弹压反而会适得其反。

所以刘循能够用的手段就很少了。

黄权等人都没有绝对把握能够平息这些蜀中才俊的怒火,刘循却轻松办到了,这如何不让他们这些助刘璋治理益州的臣子感到惊讶呢!

李严、王商、王谋、庞羲、法正、张松、赵韪、严颜等人都面露好奇之色。

等待着那名侍卫将来龙去脉说个清楚。

而对方回头再次跪拜,随后开始将他所看到的听到的一一说了出来。

当听到刘循放低姿态,向蜀中才俊道歉的时候,刘璋实际上有些不太高兴,毕竟这个年代。

可是讲究阶级和身份的,刘循是什么身份,虽然没有一官半职,但是他作为刘璋的儿子,益州牧之子本身就是地位的象征。

刘氏血脉,可不是所谓的士族能够比拟的。

身为皇族血脉,刘循怎么如此轻松就低头了,而不等刘璋因此发怒,那名侍卫就说出了刘循叫出那些开口说话的蜀中才俊姓名。

并表示十分认可对方的才学。~白!马·书.院¢ +醉\新/蟑-踕/耕*新\哙¨

一个两个也还好说,或许是真有才学的人被刘循记住了,但是当侍卫说几乎所有的蜀中才俊,刘循公子都好像能够叫的出名字一样。

这就让刘璋等人有些疑惑了。

难道真的有这么多拥有才学的人?自古蜀中多俊才,难道果真如此?

在场的人可不是白痴,谁会相信这种事,蜀中多俊才也不可能人人都是俊才。

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

刘循将这些人的名字都记下了。

昨日公子刘循不是就是特意花费了时间一个一个的接见了一番么?

难道就是昨日将这些人的名字全部记下!

这怎么可能?数百人的名字,而且每个人说过什么话都是一字不差,这不亚于一晚上的时间要求你背下一整篇书。

这绝对是不可能的。

黄权面露笑容,眼下他算是己经明白了。

公子刘循的确有大才,不仅仅聪慧过人,同时天赋异禀啊!

有着近乎过目不忘的本领,那么想要让这些蜀中才俊平息也就不难了。

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刘循,和他们仅仅只是见过一面,就己经记住了他们的名字和来历,以及自己所发表过的一些意见。

如果不是因为欣赏他们的才华,或者他们这个人,又怎么可能做到这种地步。

而之后刘循将兵部的事情说了出去,这就更加轻松了。

公子刘循这一系列的举动,黄权试想若是自己当时初出茅庐之时,有这样一位公子,对自己如此礼遇,那么他也必然将会永生难忘。

若是这位公子不弃,愿意给他一个可以施展才华的地方,那么就只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方才能够报答如此知遇之恩。

“那眼下呢!公子为何还不归来!”

张松开口问着。

那侍卫挠了挠头“那些才俊们似乎正在和公子探讨一些学识,说什么一个水缸漏水一刻漏水一桶,同时又有人添两桶水,问这个水缸多少时间能够灌满之类的问题……”

这是昨日试卷上的问题。\卡,卡-小¨税′罔+ `已^发_布?罪′薪`漳!截-

“好了你下去吧!”

张松挥了挥手,转头看向主公刘璋“主公,眼下公子己然将这些蜀中才俊安抚,公子果然非常人!”

一旁的法正等人也纷纷开口,称赞刘循的同时也是变相的拍刘璋的马屁。

也就只有李严面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